打开APP

《自然》:教科书又要改了!复旦团队首次发现,能量和物质代谢的中心产物乙酰辅酶A,竟然还是个信号分子,参与调节线粒体自噬和癌症耐药

来源:奇点糕 2025-11-14 09:53

这项研究成果,刷新了我们对乙酰辅酶A的认知,首次发现乙酰辅酶A还是一种信号分子,在线粒体自噬和癌症耐药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从今天起,我们对乙酰辅酶A的认知要改写了。

由复旦大学雷群英领衔的研究团队,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发表一篇重要研究成果。

他们首次发现,乙酰辅酶A是一种信号分子,可以参与调控线粒体自噬,以及介导癌细胞对KRAS抑制剂耐药[1]。

这一发现不仅打破了我们对乙酰辅酶A的传统认知,即糖、脂肪和蛋白质分解代谢的中心代谢产物,以及蛋白质乙酰化的底物;还让我们对禁食有益健康的机制有了新认知,更重要的是也为解决癌症对KRAS抑制剂耐药的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复旦大学的张一凡、申晓、沈院和汪超是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图片

作为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交汇点,乙酰辅酶A是在能量代谢和物质合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雷群英团队想知道,乙酰辅酶A是否存在一些还不为人知的功能。

他们以线粒体自噬为切入点,通过模拟饥饿培养的方式,分析了营养缺乏对细胞线粒体自噬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在饥饿培养基处理下,线粒体确实发生了自噬;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两个感知能量变化并调节自噬的信号通路——AMPK和mTORC1,都没有被显著激活。

上述现象说明,饥饿培养基诱导的线粒体自噬是通过其他方式调节的,不依赖于AMPK和mTORC1信号通路。为了找到调节线粒体自噬的信号分子,研究人员给经过饥饿培养基处理的不同细胞系做了质谱分析,最终发现饥饿培养基处理后,对于响应能量变化的细胞而言,它们的胞质的乙酰辅酶A水平降低,而线粒体内的没有降低。

那是不是胞质乙酰辅酶A的变化诱导了线粒体自噬呢?研究人员使用多种方式降低细胞中乙酰辅酶A的水平,发现均可增强线粒体自噬。如果敲除自噬的上游调控基因,饥饿培养基处理或其他降低乙酰辅酶A水平的方法,均不能诱导线粒体自噬。后续基于小鼠的研究表明,饥饿诱导的胞质乙酰辅酶A水平降低,也可促进线粒体自噬。这些研究结果说明,胞质乙酰辅酶A水平降低可在体外/体内诱导线粒体自噬。

图片

接下来的重要问题是,胞质乙酰辅酶A水平的变化究竟是如何诱导线粒体自噬的。雷群英团队注意到,饥饿培养基处理不影响线粒体的功能,线粒体自噬的一条核心通路PINK1–Parkin也没有显著变化。这说明,线粒体的其他自噬受体可能参与了这个过程。于是他们用CRISPR筛选受乙酰辅酶A水平变化调节的自噬受体,在筛选到的自噬受体中,NLRX1排名第一。

虽然有研究指出定位于线粒体外膜的NLRX1在线粒体自噬中发挥作用,但是触发NLRX1激活的上游信号仍不清楚。雷群英团队发现,NLRX1编码基因缺失会抑制饥饿培养基处理诱导的线粒体自噬。显然,NLRX1介导了胞质乙酰辅酶A诱导的线粒体自噬。

鉴于有研究发现乙酰辅酶A耗竭会导致胞质蛋白整体乙酰化水平降低,并诱导自噬[2],研究人员也测试了胞质乙酰辅酶A浓度变化对NLRX1乙酰化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饥饿培养基不会改变NLRX1的乙酰化水平。如此一来,乙酰辅酶A与NLRX1之间,可能是一对配体和受体的关系。事实确实如此,胞质乙酰辅酶A会与NLRX1发生特异性结合,雷群英团队还定位了结合位点。

后续的机制研究发现,在营养充足的情况下,高浓度的乙酰辅酶A与NLRX1结合之后,会抑制下游的线粒体自噬信号通路;在营养不足(例如饥饿)的情况下,乙酰辅酶A水平下降,NLRX1与乙酰辅酶A结合不充分,下游线粒体自噬信号通路被打开。

图片

在研究的最后,雷群英团队探索了上述发现的潜在临床应用价值。他们注意到,线粒体自噬与癌细胞的耐药性有关,因此他们想知道线粒体自噬是否参与KRAS抑制剂诱导的耐药性。

参考文献:

[1].Zhang, Y., Shen, X., Shen, Y. et al. Cytosolic acetyl-coenzyme A is a signalling metabolite to control mitophagy. Nature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5-09745-x

[2].Mariño G, Pietrocola F, Eisenberg T, et al. Regulation of autophagy by cytosolic acetyl-coenzyme A. Mol Cell. 2014;53(5):710-725. doi:10.1016/j.molcel.2014.01.016

他们发现,一些KRAS抑制剂确实会导致癌细胞胞质乙酰辅酶A的水平下降,也能诱导线粒体自噬。在NLRX1缺失的细胞中,KRAS抑制剂诱导的线粒体自噬几乎完全消失。不难看出,胞质乙酰辅酶A与NLRX1调控的线粒体自噬,缺失参与了癌细胞对KRAS抑制剂的耐药。这一发现提示,抑制线粒体自噬可能是一种增强KRAS抑制剂抗肿瘤疗效的策略。

总的来说,复旦大学雷群英团队的这项研究成果,刷新了我们对乙酰辅酶A的认知,首次发现乙酰辅酶A还是一种信号分子,在线粒体自噬和癌症耐药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此外,这一发现还为热量限制和抗肿瘤等领域的研究,指出了新方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