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LOS Genetics:复旦大学王陈继研究组发现前列腺癌线粒体分裂调控新机制

2017年4月27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PLOS GENEtics》发表了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陈继青年副研究员的一篇研究论文,研究成果揭示了前列腺癌中SPOP基因突变促进肿瘤的部分潜在分子机制。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金晓锋博士和王洁博士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王陈继青年副研究员和余龙教授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线粒体是细胞主要的能量形成所在。线粒体的融合(fusion)与分裂(fission

2017-06-21

线粒体疾病诊疗大揭秘——专访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 乐卫东教授

编者按:近年来,线粒体研究已经成为生命科学及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线粒体的基因突变、呼吸链缺陷、线粒体膜的改变等因素均会影响整个细胞的正常功能,从而导致病变,包括退行性疾病、代谢性疾病、遗传性疾病、肿瘤等。为此在即将召开“2017线粒体相关疾病研讨会”之际,生物谷专访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乐卫东教授。生物谷:乐教授您好,非常感谢您此次接受生物谷的邀请来参加“2017线粒体相关疾病研讨会”。

2017-06-19

细胞动力工厂:新研究发现线粒体能量比预期更强大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近日对线粒体的温度进行了测量并发现,线粒体的温度比人体平均温度要高得多。北京时间 6 月 1 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线粒体是细胞中制造能量的结构,因此也被俗称为“细胞动力工厂”。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线粒体的能量可能比我们此前认为的要更加强大。一个国际研究团队近日对线粒体的温度进行了测量并发现,线粒体的温度比人体平均温度要高得多,有的甚至会高出大约 13 摄氏度。不过,这一研究成果

2017-06-01

陈子江教授课题组在阻断线粒体遗传病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5月12日,国际学术权威刊物自然出版集团旗下子刊《Cell Research》杂志(IF=14.812)在线发表了山东大学生殖医学研究中心陈子江教授课题组线粒体移植技术研究的新成果。线粒体移植技术,即俗称的“三亲试管婴儿”所应用的关键核心技术。陈子江教授课题组率先在人类受精卵中实施第二极体移植,可有效阻断线粒体疾病的遗传,为“三亲试管婴儿”的临床实施奠定了技术基础,标志着山东大学在该领域取得突破性

2017-05-17

改写教科书:人体线粒体温度高达55°C,癌细胞内更高!

近日,一批来自法国,韩国和德国的研究人员发现,动物细胞线粒体内的一般温度竟然会高达50摄氏度。在他们上传到bioRxiv的论文中(Mitochondria Are Physiologically Maintained At Close To 50 C),该团队介绍了他们如何使用温度敏感的染料来确定细胞器的温度,以及这一发现对于绝大多数原有细胞和代谢研究的颠覆性影响。对于科学家和普通大众来说,健康人

2017-05-12

科学家发现人类细胞中线粒体“运行”温度可高达50℃

2017年5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发表于bioRxiv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法国、韩国和德国等多个国家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人类机体细胞线粒体的内部温度在“运行”时温度或可高达50℃,文章中研究者阐明了他们如何利用温度敏感的染料来检测细胞中细胞器的温度,而且本文研究对于前期的生物研究或许也具有一定的意义,此前研究主要依赖于反应过程中的低温。图片摘自: Wiki

2017-05-12

抑制线粒体修复,有望带来癌症创新疗法

线粒体像是细胞中的“发电站”,通过呼吸作用为各种细胞活动提供能源。它们有自己的 DNA,这些 DNA 编码对线粒体功能非常重要的蛋白。在产生能源的过程中,线粒体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能够损伤 DNA 的活性氧自由基 (reactive oxygen radicals)。而线粒体 DNA 因为位于线粒体内,离产生活性氧自由基的电子传递链 (electron transfer chain, ETC) 复合

2017-05-05

治疗失明新办法:工程病毒入眼配合光遗传眼镜

光遗传是一门新兴技术,最近有两家创业公司表示,它们要展开临床实验,将光遗传技术与高科技眼镜结合,让光线进入眼睛,治疗失明。这两家公司一家是巴黎GenSight Biologics,还有一家是纽约Bionic Sight,它们都认为,如果将可穿戴电子设备与基因治疗技术融合,可以让视网膜重新感知光线,从而达到恢复视力的目的。

2017-04-13

美国干细胞眼科治疗导致三名女性失明

根据案例的新报告,三名女性在佛罗里达诊所接受未经证实的干细胞治疗后失明。三名女性在她们七八十岁的时候,开始出现黄斑变性,这种疾病可以导致视网膜的损伤,并且可能造成视觉丧失。他们在2015年接受干细胞治疗,希望能治好她们的视网膜黄斑变性。然而,没有证据表明,接受的干细胞治疗可以帮助恢复黄斑变性患者的视力,一份新报告的作者写道。几个报告的作者在这三位女性接受干细胞治疗后,开始帮助她们治疗出现的并发症。

2017-03-17

Nat Commun:治疗失明新策略!利用CRISPR阻止视网膜退化!

据一项新的研究,在小鼠体内,沉默基因Nrl会阻止视网膜退行性疾病中的细胞丢失。这一发现可能导致人们开发出新的疗法来阻止视网膜色素变性等人类疾病中的视力丧失。

2017-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