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靶向线粒体通透性有望阻止衰老,延长寿命

2019年4月24日讯/生物谷BIOON/---自噬在多种不同的寿命延长策略中是必需的,这导致人们形成自噬有利于长寿的普遍观念。然而,为何自噬在某些情况下是有害的仍然是无法解释的。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麻省总医院、哈佛医学院和布罗德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线粒体通透性(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决定了自噬对衰老的影响。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9年4月4日的Ce

2019-04-24

线粒体不光是细胞能量工厂 其还扮演着什么关键角色?

提到线粒体,我们可能都知道其是细胞的能量工厂,机体能量的源泉,然而近些年来,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线粒体或许在其它方面也扮演着关键角色,本文中,小编就对相关研究进行整理,分享给大家!【1】Nat Commun:为何相同遗传组成的癌细胞对相同疗法反应不同?罪魁祸首是线粒体!doi:10.1038/s41467-019-09275-x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2019-04-16

前列腺癌治疗靶点—雄激素受体或会进入细胞的线粒体

2019年4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雄激素(Androgens)能刺激前列腺癌细胞生长,目前很多靶向这种癌症的药物都重点关注阻断雄激素的生物合成或阻断其受体的功能,其中一种我们所熟知的标准疗法就是雄激素阻断治疗(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然而前列腺癌患者常常会对这种疗法产生耐受性,并且进展为雄激素非依赖性或去势耐受性的前列腺癌,这种类型的前列腺癌往往

2019-04-09

罪魁祸首是线粒体

2019年4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西奈山医院和IBM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线索,或能帮助解释为何相同基因组的癌细胞对相同疗法的反应并不相同,文章中,研究人员首次发现,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在很大程度上与癌症对药物疗法的反应存在关联。图片来源:CC0 Public Domain癌症时引发全球人群

2019-04-09

鉴别出与失明相关的数百个基因 有望开发出失明新疗法

2019年3月21日 讯 /生物谷BIOON/ --全球至少有200万例失明病例是因眼部遗传性疾病所引发的,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几百种诱发眼部疾病的基因,但在很多情况下研究者并不清楚病因,因为他们并未发现所有引起眼部疾病的基因。因此,基因检测仅能够确定引发50%至75%失明儿童和青年人的基因突变。图片来源:en.wikipedia.org笔者(加州大学的Ala Moshiri教授)作为一名眼科医

2019-03-21

研究揭示人线粒体丙氨酰-tRNA合成酶识别tRNA独特机制

 国际学术期刊《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王恩多研究组最新研究成果“The G3-U70-independent tRNA recognition by human mitochondrial alanyl-tRNA synthetase”。丙氨酰-tRNA合成酶(AlaRS)催化tRNAAla的氨基酰化水平,生成

2019-03-19

Structure:结构生物学研究揭示线粒体酶是如何引发细胞死亡的?

2019年3月16日 讯 /生物谷BIOON/ --细胞色素c是一种酶,它在线粒体产生能量中起重要作用。此外,它还涉及发出危险问题的信号,这些问题涉及细胞凋亡或程序性细胞死亡。使用固态核磁共振,格罗宁根大学副教授Patrick van der Wel及匹兹堡大学的同事们发现,细胞色素c诱导的信号比预期的更好控制。结果于3月14日发表在《Structure》杂志上。(图片来源:www.pixabay

2019-03-16

科学家揭示线粒体自噬新机制

 线粒体自噬与感染类疾病有关。日前,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钱友存研究组发现单增李斯特菌通过诱导巨噬细胞发生线粒体自噬反应来促进自身的存活,为抗感染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相关研究成果2月26日在线发表于《自然-免疫学》。线粒体自噬是一类选择性自噬过程,通过特异性降解细胞内受损的或者多余的线粒体,完成对细胞代谢水平和命运决定的调控。然而生理或者病理条件下哪些物质可以诱发线粒体自噬反应,

2019-03-01

研究发现李斯特菌劫持巨噬细胞线粒体自噬新机制

2月25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免疫学》(Nature Immun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钱友存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Listeria hijacks host mitophagy through a novelmitophagy receptor to evade killing”。该研究发现单增李斯特菌通过诱导巨噬细胞发生线粒体自噬反应来促进自身的存活,并且鉴定出一

2019-03-03

Brain:科学家们建立首个线粒体癫痫疾病模型

2019年2月16日 讯 /生物谷BIOON/ -- 根据最近一项研究,都柏林圣三一学院的研究人员首次建立了线粒体癫痫模型,这为患有这种失能状态的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方法。他们的论文发表在同行评审的国际神经病学期刊《Brain》上。线粒体疾病是最常见的遗传性疾病之一。四分之一的线粒体疾病患者患有癫痫,这种癫痫症状通常十分严重的并且对常规抗癫痫药物具有抗性。尽管如此,目前还没有动物模型能够提供对病情

2019-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