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最新研究发现: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能帮肝脏类器官保住过氧化物酶体和线粒体蛋白

本研究利用小鼠肝类器官模型发现,长时间氨基酸限制会导致过氧化物酶体和线粒体蛋白减少、自噬通量增加,而二十二碳六烯酸可部分防止这些细胞器蛋白损失,或可作为营养补充剂用于改善营养不良状况。

2025-05-12

Nat Cell Biol:揭示线粒体脯氨酸代谢酶 ALDH4A1是MPC复合物的一种结构成分,在预防癌症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采用了蛋白脂质体重组、蓝色非变性PAGE和共沉淀免疫测定来研究 ALDH4A1 是否作为 MPC 复合物的结构。

2025-05-22

Chin Med:决明蒽酮通过修复棕色脂肪线粒体,实现抗肥胖与护肝双赢

研究发现,决明蒽酮可改善肥胖小鼠脂质积累,减轻肝脏炎症。其机制是通过修复棕色脂肪组织线粒体功能,抑制线粒体DNA从棕色脂肪组织向肝脏的转移,从而发挥抗肥胖和护肝作用。

2025-04-14

Nature子刊:刘兴国/应仲富团队揭示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抑制体细胞重编程中的多能性获得和间充质-上皮转化

鉴于 EMT 在肿瘤转移中的关键作用,这些关于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与 EMT 之间联系的研究结果具有重要的病理学意义,并揭示了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

2025-04-12

线粒体才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Science论文揭开2型糖尿病的根本原因

研究团队表示,β 细胞丢失是患 2 型糖尿病的最直接途径,而这项新研究可能揭示了这背后的根本原因,从而为干预和治疗糖尿病等代谢疾病带来了全新的思路。

2025-02-19

Cell子刊:房静远/陈慧敏团队利用患者来源的类器官发现,抑制线粒体自噬可提高他汀类药物抗癌效果

该研究利用结直肠癌患者来的类器官,发现他汀类药物治疗期间结直肠癌细胞的线粒体自噬是一种细胞内在的脆弱性,抑制线粒体自噬可提高他汀类药物的抗癌效果。 

2025-03-30

中美科学家合作揭示一条新的活性氧感应通路,通过抑制线粒体翻译切断死亡信号,保护肿瘤细胞

该研究发现VPS35的氧化调控机制是导致化疗“哑火”的关键因素,为逆转化疗耐药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同时可作为预测铂类疗效的生物标志物。

2025-04-08

科学家开发工程菌作为鼻腔给药载体,可将药物直送大脑,或为肥胖/神经系统疾病提供新疗法

研究表明,让植物乳杆菌WCFS1分泌瘦素并通过鼻腔给药,为肥胖治疗提供了一个非常诱人的新方向。

2025-03-01

J Nanobiotechnology:抗癌药物递送的“超级载体”——橄榄纳米囊泡(ODNVs)

橄榄来源的纳米囊泡(ODNVs)在药物递送应用中展现出了卓越的性能,其合适的物理化学性质、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高稳定性和出色的药物负载能力,使其成为抗癌药物递送的理想候选者。

2024-12-04

中国科学家首次证实,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IV缺陷与渐冻症存在因果关系

张晓荣/马元武团队在人体研究数据和大鼠模型数据的基础上,证实在散发性ALS患者体内广泛存在的CIV缺陷,是导致渐冻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2025-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