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 : 浙江大学刘先宝/王建安/任探琛利用靶向PAR2的磁性纳米载体,增强主动脉瓣药物递送以缓解钙化
由于对外源性磁场(EMF)的响应性,非侵入性和可穿透组织的,基于磁性纳米颗粒(MNP)的药物递送系统备受期待,尤其是针对深层组织。
Nature子刊:聂广军/赵潇团队使用细菌来源纳米囊泡增强肿瘤疫苗效果
这些研究结果强调了基于OMV的纳米颗粒在诱导训练免疫以增强肿瘤疫苗免疫效果中的作用。这种免疫动员策略,利用来自细菌的天然纳米囊泡来改变基础固有免疫功能,是一种有前途的方法,可以积极引导疫苗诱导的适应性
Nature:解析出FAM122A 和 ARPP19 与磷酸酶 PP2A:B55 结合在一起时的三维结构
我们体内的细胞会不断分裂和更新。但如果细胞分裂出现问题,就会导致癌症或其他疾病。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两种难以捉摸的对细胞健康分裂至关重要的蛋白。
脂质聚合物混合纳米颗粒可能成为癌症治疗量身定制的下一代方法
癌症是所有健康问题中高度分级和广泛传播的疾病,是全球死亡率和发病率的主要原因。2018年发现了1800多万癌症患者,其中900多万人死亡。到2040年,这一数字将翻一番。
常凌乾团队开发纳米电穿孔-DNA张力传感系统,用于评估癌症耐药性
以抗肿瘤药物DOX作为药物模型,并采用A549细胞(人类非小细胞肺癌)作为细胞模型进一步验证了NDT平台的功能性。
研究揭示植原体效应蛋白SAP05介导非泛素化蛋白降解的结构基础
本研究揭示了细菌效应蛋白是如何绕过经典的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从而在真核细胞中实现非泛素依赖的靶向蛋白降解,为研发新的靶蛋白降解技术提供了新思路。
Science子刊:新研究揭示PC-CAR识别肿瘤靶标的结构原理,有助于指导新型CAR-T细胞疗法设计
嵌合抗原受体(CAR)为罕见和难以治疗的癌症开辟了一个令人兴奋的新治疗领域,因为它们能够提供杀死肿瘤细胞的靶向疗法。
JECCR:南京中医药大学团队揭示人参来源纳米颗粒“补强”免疫治疗新机制!
此前南京中医药大学团队开展的研究中,就尝试利用GDNPs与PD-1抑制剂协同,实现“中西医结合抗肿瘤”,本次研究则进一步补全和拓宽了GDNPs的起效机制和关键环节,希望这套中西合璧的战术能发扬光大,
研究揭示翻译调控型T-box核糖开关折叠与tRNA识别耦联的结构与动态机制
利用基于非天然碱基系统的位点特异性正交荧光标记策略,研究人员在T-box核糖开关适配体结构域上选择了七对标记位点,构建了一个密集的标记网络
一种对肾积水和肾脏解剖结构三维自身荧光成像的新技术
肾积水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长期肾积水可引起肾髓质萎缩、肾纤维化、炎症,甚至导致肾功能衰竭。多种病因可导致肾积水,如尿路梗阻、膀胱输尿管反流、膀胱功能障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