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子刊:通过抑制局灶黏附激酶使腺泡向β样细胞转化,可能为治疗糖尿病提供一个有希望的策略

该研究证明抑制局灶黏附激酶的激酶活性可以将腺泡细胞转化为产生胰岛素的细胞,并可能为治疗糖尿病提供一个有希望的策略。

2024-05-18

浙江大学研究者们揭示了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关键信号轴

该研究确定了MAPK1-PACS-2轴是治疗靶点的关键途径,并为DKD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

2024-03-21

哈尔滨医科大学发现SIRT5治疗可能是一种有希望的可以减轻糖尿病心肌的靶点

本研究揭示了sirt5介导的GSTP1赖氨酸脱酰化在DCM小鼠氧化应激和焦亡中起保护作用的新机制。具体来说,SIRT5在心脏保护中的关键作用似乎至关重要。

2024-03-18

超10万人队列研究显示,乳化剂摄入与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3-15%有关

研究发现,增加乳化剂总卡拉胶、卡拉胶、磷酸三钾、乙酰酒石酸酯的单双甘油脂肪酸酯、柠檬酸钠、瓜尔胶、阿拉伯胶和黄原胶的摄入与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3-15%不等有关。

2024-05-22

研究人员揭示生命早期饥荒暴露可能通过影响成年后肠道菌群增加糖尿病风险

以上研究揭示了生命早期饥荒暴露对成年后肠道微生态健康的不利影响,提示肠道菌群在多哈理论中的关键作用,为理解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角度。

2024-04-03

神药二甲双胍——源自古老草药的糖尿病良药,竟还可以增强植物免疫力

本研究首次揭示了MET在植物免疫中的重要作用。研究发现,MET能够阻断BIK1介导的CPK28磷酸化过程,进而提升植物免疫力。

2024-04-12

JAMA子刊:新研究表明习惯性睡眠时间短与患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有关

许多人每天睡眠不足 7 小时,这种情况通常被称为睡眠时间短(short sleep duration)。例如,根据 2020 年行为风险因素监测系统(Behavioral Risk Factor Su

2024-04-07

「最契合人体生物钟的晚餐时间」研究表明:吃晚餐应在睡前四个小时,且晚餐后至少间隔2小时再睡觉,可以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和患癌风险

这两项研究结果不仅为晚餐时间的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更是敲响了生物节律健康管理的警钟。它提醒我们,顺应自然的节奏,调整饮食习惯,对于维护血糖平衡和预防慢性疾病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2024-06-02

科研人员研发深度学习系统:可精准预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

研究团队通过将该系统应用于中国和印度的真实临床流程,证实该系统可在大幅降低筛查频率和公共卫生成本的情况下仍保持极低的漏诊率,从而为将来的糖尿病并发症防控实践提供了个性化筛查和管理决策的依据。

2024-02-15

研究表明常用的糖尿病药物或许并不会增加机体患甲状腺癌的风险

在这项使用来自三个国家全国性数据的大型队列研究中,GLP1受体激动剂的使用与平均3.9年的随访期间患者甲状腺癌风险显著增加并无关联。

2024-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