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器官+自动化机器人+AI,这家初创公司获38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通过在这些实验室中培养的真实人体组织上直接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分辨率测试药物,可以提高候选药物进入临床试验的成功率。
Genome Biology:魏文胜团队实现长期、高效和精准的RNA碱基编辑
结合研究者在非人灵长类动物和人源化小鼠中的研究结果,LEAPER 2.0 为遗传性疾病治疗以及其他严重疾病的潜在临床应用提供了巨大的希望。
Nat Commun:我国科学家开发出微型化的Cas13,有望简化基因编辑
CRISPR-Cas 在治疗和治愈人类疾病方面大有可为。科学家们可以通过腺相关病毒(AAV)载体将CRISPR元件导入大量哺乳动物细胞,这是为数不多的方法之一。AAV载体很小,因此很难将大型 Cas
刘琦/王平/何雅億团队提出AI计算解决方案,利用单细胞组学驱动泛癌肿瘤个体化组合用药
comboSC创新性的提出了一种单细胞组学驱动的泛癌种肿瘤个体化组合用药的计算框架和解决方案,在单细胞组学驱动的精准医学领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其可行性和有效性经过了Proof-of-Concept验证
药物-微生物区系相互作用:精准医学的新兴优先事项
为什么一种药物对一个患者有良好的反应,但对下一个患者没有,或者在某些情况下,会导致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ADR),即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IVDR)?答案是复杂和多方面的。
中大研究人员提出SAVE评分系统 为睾丸肿瘤患者提供精准诊疗
研究发现SAVE睾丸保留评分系统可准确地评价良性睾丸肿瘤的保留睾丸手术可行性。本研究可帮助睾丸肿瘤患者行保留睾丸手术前评估,为睾丸良性肿瘤和睾丸小肿瘤患者的精准诊疗提供客观的评价标准。
武田中国举办数字医疗创新大会 构建中国数字化医疗全方位交流平台和产业共同体
中国杭州,2023年11月24日——日前,武田中国协办在杭州举办的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下文简称“数贸会”)的重要对接活动之一——2023数字医疗健康产业大会。
研究人员首次创建工程化外泌体实现类性别关键基因精准调控
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海水养殖生物育种与可持续产出全国重点实验室邵长伟研究员团队通过创建工程化外泌体靶向递送功能分子(miRNA)至鱼体性腺,实现了对性别关键基因的精准调控。
【下周开幕】30位院士\PI\研究员重磅加盟2023(第九届)肠道微生态与健康研讨会,邀您共议肠道菌群产学研用一体化!
由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复旦大学微生物组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微生物发育与健康研究中心、究本科技、生物谷联合主办的2023(第九届)肠道微生态与健康研讨会16-17日即将召开!
深圳先进院团队发明基因疗法,可精准高效持久治疗帕金森病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路中华、戴辑、鲍进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发表于顶刊《细胞》上,为帕金森病的精准治疗提供了全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