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揭示蛋白酶体的19S调节颗粒在突触中具有独立的兼职作用
科学家们早就知道,细胞的“蛋白破坏机器”---蛋白酶体(proteasome)---在大脑内的蛋白清除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其作为蛋白酶体的一种基本组成部分,
《神经元》:首个人脑研究显示,突触中低聚体tau或是阿尔茨海默病tau病理扩散的罪魁祸首!
这个研究基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脑样本,深入研究了低聚体tau,发现突触中的低聚体tau可能是tau病理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中扩散的罪魁祸首。
PNAS:新研究揭示网格蛋白在免疫突触中起着关键作用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英国牛津大学肯尼迪风湿病研究所的Mike Dustin教授和他的研究团队解释了信息如何在免疫突触中传递。这项研究可能对未来的疫苗开发和免疫疗法开发产生影响。相关研究结果于2023年2
Nat Neurosci:揭示一种调节与帕金森病进展有关的病理性α-突触核蛋白传播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宾夕法尼亚大学和中国华东理工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调节与帕金森病进展有关的病理性蛋白---错误折叠的α-突触核蛋白---传播的机制
科学界最新揭示了Sesn2调控线粒体吞噬的机制为腰椎间盘退变的防治开辟新的思路
椎间盘退变(IVDD)是一种由细胞凋亡介导的致病过程。髓核(NP)和环状细胞的凋亡在IVDD中起着重要作用。
Cell子刊:复旦大学科学家成功建立首个具有功能性突触的耳蜗类器官,再现听觉单元早期发育!
诺贝尔奖获得者吉尔伯特曾说过:“用不了50年,人类将能用生物工程的方法培育出人体的所有器官。”
Molecular Therapy Nucleic Acids: CDR1as通过控制miR-7的可获得性调节α-突触核蛋白介导的缺血性脑损伤
局灶性脑缺血迅速改变了几类非编码RNA(NcRNAs)的表达,包括环状RNAs(CircRNAs)、微小RNAs(MiRNAs)和长ncRNAs(LncRNAs)。
研究报道吞噬细胞NADPH氧化酶在静息状态的高分辨结构(图片缺失)
NADPH氧化酶是一类跨膜氧化还原酶,将电子从膜一侧的NADPH跨膜传递给另一侧的氧分子,生成以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为主的活性氧类物质(ROS)
导致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的瑞典型突变APP,竟能提高神经元突触密度!
这项研究的实验结果表明,虽然在长久以来Aβ和APP都被视为造成阿尔茨海默病细胞毒性的关键物质和基因[9,13],但在生理环境下,APP至少能够通过产生Aβ来促进人类神经元突触的形成。
Science Advances:发现AMPA受体泛素化在兴奋性突触功能调控中的新机制
人类大脑中约含有100亿个神经元。神经元通过突触结构彼此连接构成神经网络进行信息交流整合,是执行大脑各种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