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靶向免疫治疗上取得新进展

银屑病和特应性皮炎是两种发病率极高的自身免疫性皮肤疾病,发病机制与皮肤屏障的损伤和免疫系统紊乱有重要关联。现有治疗药物存在作用靶点单一、副作用严重等问题。

2023-11-18

Nature:解锁神经发育疾病的关键基因功能

大脑的发育就像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神经元发展出具体的功能,并在大脑中小范围移动到达正确的位置,通过由此产生的化学信号使动物具备思考、感受、生存的功能。

2023-11-22

Nat Chem Biol:揭示引起人类神经变性疾病的遗传突变的潜在新来源

来自中国复旦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导致诸如亨廷顿氏症等罕见疾病的基因突变的另一种潜在的原因。

2023-08-23

AD:山东省立医院团队发现,山东老年人每多患一种慢性疾病,就与痴呆发生风险增加22%有关

这些发现有助于厘清我国老年人的多病负担与认知障碍发生风险之间的关联。

2023-12-28

多发性硬化症和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治疗药物,迎来超长期疗效和安全性研究数据

作为导致青壮年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和神经退行性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脱髓鞘疾病的病理特征非常明显,主要是包裹中枢神经系统轴突的髓鞘或少突胶质细胞受损。

2024-01-10

揭示CLN5基因编码的蛋白是BMP合酶,有望开发出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新疗法

作为细胞内的微小区室,溶酶体是需要降解的分子的垃圾处理器,对细胞功能和人体健康至关重要;溶酶体蛋白的功能紊乱与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关。确定编码这些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如何导致疾病,不仅能让科学家们更好地

2023-10-23

研究揭示人脑中注意对神经活动共变性的调节机制

研究发现,虽然后顶叶皮层内部神经活动共变性不受注意调控,但是其神经反应能够预测初级视觉皮层内部的神经活动共变性,揭示这种神经调节机制的自上而下调控通路。

2023-10-13

PNAS:何生团队揭示人类大脑中注意对神经活动共变性的调节机制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认知研究人员

2023-10-16

Ionis罕见遗传性疾病新药III期研究成功,即将申报上市

Ionis宣布其在研新药Olezarsen用于治疗家族性高乳糜微粒血症综合征(FCS)的III期Balance研究取得积极结果,达到主要疗效终点,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甘油三酯水平,同时也展现出良好的安全

2023-10-16

Nature子刊:陈建国/王芳团队揭示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神经元线粒体代谢的关联

该研究结果确定了Drp1介导的神经元线粒体分裂在突触传递中的重要作用,并强调了线粒体分裂是挽救异常谷氨酸神经传递和抑郁样行为的有希望的靶点。

2023-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