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哺乳动物中性别典型的社会行为由大脑基因活动的差异决定
根据由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新的研究,雄性和雌性小鼠的大脑在重要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可能反映在男性和女性的大脑中。相关研究结果于2022年1月21日在线发表在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 functional cellular framework for sex and estrou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通过纵向追踪研究揭示内隐社会认知发展特点
内隐社会认知是三十年来社会心理学中发展最快的研究领域之一。近年来,内隐社会认知的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已有研究发现,内隐社会认知在个体发展的早期就已出现。但是,内隐社会认知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是否可变尚未有一致的看法。慢学习过程理论(slow learning process)认为,内隐社会认知是个体成长过程
Neuron:我国科学家解析内侧前额叶皮层微环路在社会竞争行为中的调控机制
浙江大学研究团队解析了内侧前额叶皮层微环路在社会竞争行为中的调控作用。该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Neuron》上,题为:Dynamics of a disinhibitory prefrontal microcircuit in controlling social competition。在大脑中,除了80%左右的兴奋性锥体(PYR)神经元负责传
威高介入完成十数亿人民币A轮融资,华兴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10月28日,山东威高介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高介入”或“公司”)宣布完成十数亿人民币的A轮融资。这也是威高集团旗下子公司首次完成的面向市场化投资机构的股权融资。
Science:揭示大脑中参与群体中其他个体社会互动的神经元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麻省总医院和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使用使用小群互动的恒河猴,开发了一种三个社会行动者模式。通过跟踪三只恒河猴(即所谓的三个社会行动者)的小群体的社会行为,这些作者发现dmPFC中的神经元对其他社会行动者身份进行编码,因此可以将其他社会行动者的身份与它们的具体行为联系起来。
“披荆斩棘”为远航 毕马威首发《中国社会办康复医疗机构50企业报告》
10月16日,毕马威发布《中国社会办康复医疗50企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旨在挖掘社会办康复医疗标杆企业,鼓励其分享行业最佳实践,探求行业发展瓶颈,提供行业发展建议,以推动中国康复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 毕马威亚太区及中国主席陶匡淳表示,健康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国民富裕、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康复医学在维护国民健康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改善
Nature子刊:反社会行为、酒精使用、阿片类药物成瘾等可能受基因多态性的影响
与自我调节有关的行为和障碍,如药物使用、反社会行为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被统称为外化行为且具有遗传倾向。这种外化行为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会带来深远的影响。先前研究显示,外化行为具有高度的遗传性约为80%。然而,迄今为止,还没有大规模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对外化行为人群进行遗传分析。
J Int Aids Soc:对抗COVID-19大流行的个人健康行为:来自HIV社会行为科学的教训
COVID-19在许多方面与HIV相似。社会行为科学在阐明个人参与已知有效的HIV预防和治疗工具的背景和因素方面至关重要,从而为正在进行的抗击COVID-19大流行的努力提供了重要的经验教训。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B细胞在社会心理应激下是异常的并调节脑膜髓细胞的激活
抑郁症影响着全世界数百万人,但其潜在的发病机制知之甚少,并且目前的治疗干预措施效果有限。
HMG:较高的BMI会诱发抑郁症 机体和社会因素均扮演着关键角色!
2021年8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较高的脂肪含量是包括抑郁症和焦虑症在内的精神性疾病的一种既定的风险因素,而体脂过多和抑郁症之间的关联或许能被代谢结果或较高脂肪含量所产生的社会心理影响所解释。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Human Molecular Genetics上题为“Higher adiposity and mental 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