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子刊:吴海臣/刘蕾团队首次实现基于纳米孔的肽序列测定

吴海臣研究组发现,N端为苯丙氨酸的多肽与胍环分子结合后,增加了多肽穿孔的阻滞时间,使α-溶血素纳米孔对其N端第3位点具有超高的分辨率,可对20种氨基酸进行有效区分。

2023-11-15

Science:新研究揭示串联重复序列如何影响基因表达

几十年来,科学家们已经知道,“垃圾 DNA(junk DNA)”实际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基因组中的蛋白编码基因提供了构建蛋白的蓝图,但是基因组中的一些非编码部分,包括以前

2023-10-17

nature子刊超四万对配偶调研数据表明与配偶同竟比独自入睡睡的更香、更好!

一天的时间中,睡觉占据了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追求良好的睡眠可谓是人生头等大事,睡眠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第二天的生活状态以及整体身心健康,可谓是“晚上不睡,白天崩溃”。

2023-11-24

最佳睡眠时间出炉:每天7小时,晚上10-11点入睡,或最有益健康

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2023-10-16

科学家揭示外源核酸诱导的原核生物Ago蛋白系统发挥功能的分子机理

RNA介导的转录后基因调控在生命个体抵御外源入侵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Argonaute(Ago)蛋白是存在于古菌、细菌和真核生物中的一种蛋白。它为非编码小RNA提供锚位点,达到降解靶基因或者抑制翻译

2023-10-05

哈佛学者研究超6万人,熬夜不,糖尿病风险或增加72%

研究表明,晚睡晚起的人更容易患糖尿病,这可能是因为熬夜的人更有可能拥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2023-09-14

Nature:新研究揭示原核生物 Argonaute 蛋白的逐步激活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揭示了一种蛋白的逐步激活过程,这种蛋白在所有生命领域都有着深厚的进化历史,为利用它的功能作为生物技术工具打开了大门。相关研究结果于2023年

2023-08-02

PNAS:一整晚不或许会给某些人群带来一定的抗抑郁效应

来自中国上海外国语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调查了一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即睡眠剥夺(缺觉)会导致抑郁症患者的情绪改善。

2023-07-24

PNAS:饶恒毅团队揭示一夜不为何具有抗抑郁效果

这项研究强调了杏仁核-扣带回路在健康人群和抑郁症患者不良情绪调节中的关键作用。这些发现可能会对快速和独特的抗抑郁干预措施的发展产生影响。

2023-07-07

研究发现:随着年龄增长,男性会丢失Y染色体,容易生病,还会比女性活得

最新的一项研究为我们揭示了Y染色体在男性寿命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对男性寿命和健康的影响。

2023-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