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子刊:吴海臣/刘蕾团队首次实现基于纳米孔的短肽序列测定

来源:生物世界 2023-11-15 11:42

吴海臣研究组发现,N端为苯丙氨酸的多肽与胍环分子结合后,增加了多肽穿孔的阻滞时间,使α-溶血素纳米孔对其N端第3位点具有超高的分辨率,可对20种氨基酸进行有效区分。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吴海臣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刘蕾副研究员(博士生张云和尹雅琨为第一作者)等在 Nature Methods 期刊发表了题为:Peptide sequencing based on host–guest interaction-assisted nanopore sensing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发现,N端为苯丙氨酸的多肽,在与胍环分子结合后,纳米孔对其特定位点的氨基酸具有超高的分辨率,可对20种氨基酸进行有效区分,结合羧肽酶和偶联反应,第一次实现了基于纳米孔技术的短肽序列测定。

 

图片

 

吴海臣研究组发现,N端为苯丙氨酸的多肽与胍环分子结合后,增加了多肽穿孔的阻滞时间,使α-溶血素纳米孔对其N端第3位点具有超高的分辨率,可对20种氨基酸进行有效区分。通过对比发现,其超高的分辨率并非源于氨基酸的体积排阻,而与氨基酸的极性有直接关系。

 

接下来研究人员进一步将20种氨基酸通过偶联反应分别连接到N端为苯丙氨酸、C端为8个天冬氨酸的多肽探针上进行区分实验,虽然偶联后α-溶血素纳米孔对20种氨基酸的分辨率略有下降,但利用不同的突变蛋白纳米孔依然对全部20种氨基酸实现了有效的区分。

 

图片

基于纳米孔技术的多肽测序新方法

 

实现蛋白质测序最关键的步骤是获得氨基酸的序列信息。研究团队利用羧肽酶A和羧肽酶B将肽段中的氨基酸逐一水解,并将游离的氨基酸通过偶联反应连接到多肽探针上,最后通过纳米孔单通道的电流信号确定每个氨基酸的种类,利用其信号丰度确定序列位置,从而成功实现了基于纳米孔技术的多肽序列测定。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