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新型非编码RNA:LncRNA剪接变异体的不同调控功能和生物学作用

人类基因组由大约22,000个蛋白质编码基因(PCG)组成,这些基因能够通过选择性剪接(AS)产生不止一个转录本。

2023-05-22

研究人员揭示肠道微生物介导的药物耐受新机制

肠道微生物与人类协同代谢,在食物和药物的转化、修饰、降解及利用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精准医疗中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

2023-05-12

华东理工团队利用解脂耶氏酵母高产虎杖苷达6.88g/L,系迄今微生物宿主中的最高滴度

近日,华东理工团队在 Bioresource Technology 杂志上发表文章”Metabolic engineering for the high-yield production of pol

2023-06-16

eLife:在哺乳动物细胞中恢复必需氨基酸的生物合成,构建完全自养动物细胞或成为可能

近期,美国的一个研究团队使用合成生物学和工程学手段,在哺乳动物细胞中恢复了必需氨基酸的生物合成。 相关报告以题“Resurrecting essential amino acid biosynthes

2023-06-09

集聚生物创新资源 推动生物科技产业发展 毕马威中国举办“第二届生物科技50榜单”颁奖典礼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生物技术领域创新发展和交流合作,4月7日,毕马威中国“第二届生物科技50榜单”颁奖典礼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同步举办,此次活动汇聚了行业内众多专家学者等

2023-04-08

J Nutr:揭示饮食质量影响肠道微生物从而促进机体健康的分子机制

来自伊利诺伊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饮食在支持机体健康胃肠道微生物群落方面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2023-05-16

国家纳米中心碳纳米材料肠道微生物发酵过程分析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陈春英课题组在肠道微生物发酵人工合成碳纳米材料生成内源有机代谢产物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3-05-16

《细胞·代谢》:南京医科大研究团队首次揭示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吲哚-3-乳酸影响结直肠癌发展的表观遗传学机制

在最近的《细胞·代谢》杂志上,南京医科大学的刘星吟教授团队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2],植物乳杆菌L168及其代谢产物吲哚-3-乳酸(ILA)可以改善肠道炎症和肠道微生态,抑制结直肠癌的发展。ILA可以使

2023-06-20

Science:李慧艳/张学敏团队发现“有形”生物钟,为节律紊乱相关疾病治疗开辟了全新途径

该研究发现大脑视交叉上核(SCN)神经元的初级纤毛是调控机体节律的细胞器,揭示出“有形”生物钟的存在及其节律调控机制。

2023-06-05

毕马威中国举办中国生物科技创新企业出海中东实地研讨会 塑造中国本土品牌形象

据悉,以中东研讨会为触点的EMEA新兴市场是毕马威中国助力生物科技创新企业出海新兴市场考察的第一站,其意义重大,未来,毕马威中国还将在亚太东盟地区和南美地区持续为本土生物科技创新企业出海寻找机遇。

2023-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