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的研究者们揭示了FYN/TOPK/HSPB1轴促进癌症的增殖和转移
胃癌(GC)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各种癌症中发病率居第六位,死亡率居第三位。随着肿瘤生物学的快速发展,GC发展的分子机制已经阐明,靶向治疗的优势也越来越明显。
全癌标志物专题研讨会暨全癌标志物研究联盟成立大会在上海成功举办
全癌标志物研究联盟成立 2023年4月8日下午,全癌标志物专题研讨会在上海圆满举行,同时全癌标志物研究联盟也在抗癌协会肿瘤标志物委员会的指导下正式成立,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这将是全癌标志物研究
顾臻团队开发溶瘤病毒靶向新策略,全身给药,抑制肿瘤转移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病毒隐藏的肿瘤靶向策略,使溶瘤病毒通过全身给药递送到肺转移肿瘤中。溶瘤病毒可以主动感染、内化、隐身于肿瘤细胞内,然后对肿瘤细胞进行液氮冲击处理,消除其致病性。
Molecular Cancer: 肿瘤外泌体在卵巢癌转移中的最新机制
卵巢癌(OvCa)是女性最致命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与其他实体肿瘤一样,在卵巢癌患者中,癌症转移占癌症相关死亡的绝大多数。跨卵巢或腹膜转移是卵巢上皮细胞向腹膜腔内扩散的最主要途径。
Nature子刊:王宏林/周斌合作揭示成纤维细胞介导炎性皮肤过度神经支配新机制
该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损伤/炎症诱导的乳突真皮成纤维细胞功能性亚群促进神经免疫互作与银屑病炎性微环境形成,阐明了胞外基质蛋白TNC促进炎性神经轴突异常增生的具体机制,为慢性皮肤炎症局部免疫微环境重塑提供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曾筑天团队肝转移癌免疫逃逸新机制及靶向治疗策略研究取得进展
超过90%的癌症患者死于肿瘤转移,其中肿瘤肝转移十分常见并且预后极差。
Cell Genom:科学家成功绘制出癌前肝脏细胞的基因特征 有望开发出预测肝癌风险的有效手段
来自科廷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识别出了癌前恶性肝脏细胞的基因特征,这对于每年在澳大利亚被诊断出的近3000名致命性癌症的患者而言具有潜在的重要意义。
第四军医大学夏丽敏团队揭示了靶向ELF4是一种新治疗结直肠癌转移的策略
结直肠癌(CRC)是一种高度恶性的疾病,已夺去数百万人的生命。远处转移是结直肠癌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肝脏和肺是最常受累的器官。大约20%的新诊断患者表现为转移性CRC (mCRC),其结果令人沮丧。
中山大学姚婷婷教授课题组新发现:TGF-β信号通路通过CDR1as促进宫颈癌症转移
虽然宫颈癌症筛查和HPV疫苗的接种已被广泛应用,但因为转移,宫颈癌症仍然是全球女性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第四大负担。转移的总生存率仍然很低。TGF-β途径与宫颈癌症转移有关。
顾伟团队发现,p53的这种点突变,可同时抑制铁死亡和促肿瘤转移
该研究发现,p53热点突变蛋白p53R175H可特异性与转录因子BACH1结合,发挥双重作用:一方面,解除BACH1对SLC7A11下调作用,从而抑制铁死亡,促进肿瘤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