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Molecular Therapy Nucleic Acids: 脂肪源性细胞泡中的多种RNA及其治疗潜力

脂肪组织被认为是能量储存和活跃的内分泌器官,产生和分泌大量的脂肪因子,通过血液循环,特别是细胞外小泡(EVS)调节远处的靶点。

2021-12-28

Nature Neuroscience:研究揭示星形胶质细胞参与记忆维持的关键细胞机制

 神经胶质细胞是突触功能和可塑性的重要调节器。星形胶质细胞作为哺乳动物大脑内分布最广泛的一类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的突触连接可起到关键调控作用。研究显示,星形胶质细胞通过调控胞内“钙信号”,引起“胶质递质”释放,不仅在微观尺度上调控突触形成及可塑性,也在宏观尺度上调控群体神经元的活动。然而,在信息获取和存储过程中,与记忆相关的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动变化

2021-12-09

在3D微流体胶质细胞瘤微环境中,细胞外囊泡介导的microRNA 124抑制肿瘤进展和M2胶质细胞极化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最具侵袭性的脑癌类型之一。GBM进展与小胶质细胞活化密切相关; 因此,了解人类GBM和小胶质细胞之间的串扰的调控可能有助于制定有效的治疗策略。

2021-11-25

Nature Communications:不同卒中类型的反应性胶质细胞介导的突触吞噬

  卒中(stroke)是我国排在第一的高致死高致残的疾病,严重危害了人类的生命健康。近年来的临床上应用药物溶栓和机械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死亡率大大降低,但存活的患者却存在不同程度甚至十分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阐明神经功能障碍的分子病理机制,改善卒中病人预后,是全世界正在努力攻克的一个科学难题。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杨国

2021-12-11

LncRNA PKMYT1AR通过激活Wnt信号通路促进非细胞肺癌肿瘤干细胞维持

肺癌是一种起源于支气管粘膜或腺体的致命性恶性肿瘤,可分为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分别约占肺癌病例的20%和80%,而非小细胞肺癌又可进一步细分为腺癌(LUAD)、鳞癌(LUSC)和大细胞肺癌(LUSC)。

2021-12-15

Cancers:激活一种关键蛋白或许就能促进胶质细胞细胞完成细胞凋亡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Cancers上题为“Gossypol Treatment Restores Insufficient Apoptotic Function of DFF40/CAD in Human Glioblastoma Cells”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巴塞罗那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向肿瘤细胞中注射了一种衍生自棉花中名为棉子酚(gossyp

2021-11-29

泛生子为万例EGFR突变阴性的非细胞肺癌患者提供免费基因检测服务

随着医学的进步,肺癌的治疗从传统病理分型指导的放化疗模式,逐渐转变为分子分型指导的靶向治疗模式。为了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计划精神,辅助临床医生对肺癌诊疗方案的制定,实现诊疗规范化,最新版《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0版)》提出,抗肿瘤药物的使用不仅要依据病理诊断的结果,更要遵循基因检测后才可使用肺癌靶向药物治疗的原则,即靶向治疗,检测先行。

2021-12-11

Oncogene:揭示驱动细胞肺癌发生的分子机制

来自Hudson医学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小细胞肺癌或许能根据其起源的细胞类型而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

2021-11-30

全球首个联合化疗一线治疗转移性鳞状和非鳞状非细胞肺癌患者的PD-L1抗体择捷美®中国获批上市

近年来,得益于生物科技的飞速发展,肺癌的治疗策略持续优化,靶向治疗药物显着提高了具有驱动基因突变患者的五年生存率,而以PD-1/PD-L1单抗为代表的免疫疗法因受益人群广泛且兼具有效时间长、副作用小的特点,更是受到广泛关注,成为继化疗、放疗、靶向治疗之后炙手可热的研究领域,特别是为无驱动基因突变的患者带来了更好的治疗选择。

2021-12-21

肝纤维化:细胞泡介导的窦周间隙细胞间通讯

肝脏复杂的功能活动是精心安排的,这要归功于所有肝实质细胞和非肝实质细胞群体之间结构良好的串扰。肝内不同细胞类型释放的胞外小泡(EV)旁分泌相互作用是重要的细胞间通讯工具

2021-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