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新研究解析出参与基因组编辑蛋白质的3D结构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该团队发现了一种名为TnpB的蛋白的三维结构,它可能是CRISPR-Cas12酶的前体。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3年4月13日的Nature期刊上。
专家研发出“钓鱼式”生物标志物检测技术,可实现单分子级别蛋白质检测!
该团队首次将纳米孔技术与抗体模拟技术相结合——粘附在纳米孔上的人工蛋白质支架能够像抗体一样,与特定的生物标志物结合并相互作用。在针对不同目标蛋白质时,仅需要改变粘合剂的一小部分,因此,这解决了以往传感
Nature子刊:陈小华/谭敏佳团队开发时空动态的蛋白质-DNA互作全景解析新方法
该项研究为全局性深度解析蛋白质-DNA的时空动态互作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以目标DNA序列为探针的互作蛋白质结合活性分析策略,有望用于解析目标DNA序列中不同的碱基修饰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
Cell Mol Immunol:揭示白介素-6通过抑制白介素-2信号来帮助预防机体过敏性哮喘和特应性反应的分子机制
来自阿拉巴马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一种未被识别的机制,即IL-6信号的中断是如何诱发Th2偏差的,以及揭示IL-6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的特殊角色。
发现“渐冻症”用药潜在新靶点,可遏制蛋白质错误折叠!
最新的研究中,马耳他大学的研究人员观察到,当果蝇的SCFD1基因被敲低时,成年果蝇出现了运动障碍,SCFD1基因的强烈敲低则导致果蝇幼虫出现了肌肉收缩障碍和神经肌肉接头障碍,化蛹时显得更加僵硬和伸长。
晚饭吃得晚,疾病风险高?中风、糖尿病…
研究结果发现,睡前1小时进食晚餐的平均血清褪黑素值比睡前4小时进食晚餐高3.5倍;胰岛素水平下降,睡前1小时进食晚餐曲线下面积(AUC)相较于睡前4小时进食晚餐降低6.7%;血糖水平升高,睡前1小时进
G蛋白信号在心脏代谢性疾病中的作用
G蛋白偶联受体(GPCR)是最大的跨膜蛋白家族,其作用是将细胞外刺激转化为细胞内信号反应。人们发现G蛋白信号传导(RGS)表达或功能的紊乱可能导致多种心脏代谢疾病的发病机制。
科学家揭示了晚期癌症患者的治疗的关键信号轴
肿瘤内复杂性对成功治疗癌症提出了重大挑战。一种能自我更新的稀有干细胞亚群;即癌症干细胞(CSCs),加剧了这种异质性。大量证据表明免疫细胞在调节CSC中的重要性。
纳米粒子加速蛋白质药物纯化,降低生产成本,让更多的地区用得起!
纳米粒子被生物轭合物修饰后,表面形成了共价键合的蛋白质模板。模板能够使得溶液中的蛋白质积聚在纳米粒子的表面,并以特定的方向排列,为后续蛋白提供加入的支架,从而加速结晶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