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揭示亚洲人特异性的IgG1记忆性B细胞抗原受体变异体对结直肠癌有抵御作用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申占龙课题组与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免疫学研究所刘万里课题组合作攻关,在IgG1记忆性B淋巴细胞调控结直肠肿瘤免疫微环境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Cell:揭示G蛋白偶联受体通过纳米空间进行信号传递
活细胞暴露在各种刺激之下。无数的信使分子停靠在它的表面上,细胞膜上的受体接受传入的“命令”。然后,这会触发信号级联反应在细胞内,最终通过产生或分解物质,或通过在细胞核内开启和关闭基因来做出反应。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马克斯-德尔布吕克分子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这些过程远比以前想象的要复杂。
Cell:清华大学生命学院葛亮课题组发现新型聚集体自噬受体CCT2介导固态聚集体的清除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葛亮课题组在《细胞》(Cell)期刊上在线发表题为“聚集体自噬受体CCT2介导固态聚集体清除”。
内皮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促进缺血后血管修复
下肢外周动脉疾病(PAD)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第三大原因,仅次于冠状动脉疾病和中风。严重肢体缺血是PAD最严重的形式,可导致溃疡、坏疽和截肢。尽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降低心血管风险,防止进展为严重肢体缺血,但PAD患者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认识和治疗。
浙大开发出电子鼻或可诊断帕金森
PD作为一种神经系统疾病,需要患者的临床体征、超声检查以及神经电生理检查等才可以确诊。几年前,科学家发现一位名叫Joy Milne的女性可以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患者身上可以“嗅出”帕金森病,一度成为公众关注焦点。从那时起,研究人员一直试图制造一种可以通过人体皮肤散发的气味来诊断帕金森的设备。近日,来自浙江大学等研究机构在国际知名期刊AC
辉瑞S1P受体调节剂etrasimod 3期临床成功,云顶新耀拥有中国权利!
在3期诱导研究中,与安慰剂相比,etrasimod在主要终点和全部关键次要终点上均有统计学意义的显著改善。
赛诺菲雌激素受体降解剂amcenestrant治疗ER+/HER2-乳腺癌2期研究失败!
amcenestrant是一种优化的口服SERD,可与乳腺癌细胞中的雌激素受体(ER)结合,抑制其正常功能并触发降解,从而使其不再被肿瘤细胞利用促进生长。
mBio:发现蜱传脑炎病毒受体
蜱传脑炎病毒(tick-borne encephalitis virus,TBEV)是一种由蜱虫传播的黄病毒,感染人可导致脑炎、脑膜炎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死亡。TBEV发现于20世纪30年代,其细胞受体未知,阻碍着对病毒感染致病机制的理解和抗病毒药物的研发。近期,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生物安全大科学研究中心崔宗强团队发现T细胞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