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 Biotechnol: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制造型流感减毒活疫苗的新技术

来自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SIAT)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制造流感减毒活疫苗方法,即通过利用素质细胞中内源性的泛素-蛋白酶体系统来降解病毒蛋白。

2022-07-14

五位大家齐聚 共话“”“新”防控

目前全球仍处于新冠疫情高发态势,已累计报告新冠确诊病例超5.3亿,死亡600余万。全球总体以及我国的流感监测数据均已显示流感活动呈现复苏的迹象,而我国即将进入流感流行季。

2022-06-23

南京农业大学平继辉团队综述病毒-宿主相互作用网络作为和新冠的新抗病毒药物靶点

病毒复制周期由蛋白质、非编码 RNA、糖类、脂类、激素和无机盐共同调控。

2022-05-05

厦大团队再获突破,基于二双胍发明纳米药物,可加速Aβ清除改善小鼠认知

近些年痴呆确诊患者数量庞大也是事实。我们熟悉的阿尔茨海默病(AD),俗称老年性痴呆,就是其中一种,AD患者表现为记忆减退、思维混乱、认知障碍及性格行为改变等,极大地影响了自身和家庭的日常生活,也对全球

2022-05-05

性食管炎患者新选择,中国首款自研P-CAB替戈拉生片获批

除了此次获批的反流性食管炎适应症以外,替戈拉生片还有两项正在研发的新适应症均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即十二指肠溃疡(DU)以及联合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

2022-04-13

Nature子刊:利用高通量液滴微控技术对来自接受ART药物治疗的HIV感染者的HIV前病毒及其宿主整合位点进行测序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感染是通过将它的基因组整合到受感染的宿主细胞中,进入可逆的潜伏状态,从而逃避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

2022-04-18

FRBM: 氢气和二双胍联合应用通过抑制糖尿病心肌病的焦亡和纤维化保护心脏功能

糖尿病心肌病(DCM)最初被定义为一种病理生理学疾病,其特征是在没有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或瓣膜心脏病的情况下表现为心力衰竭。结构和功能异常,如左心室肥厚和心肌纤维化,见于DCM的早期阶段,随后是舒张期功能障碍。

2022-03-30

PNAS:揭示广为人知的2型糖尿病药物二双胍的作用机制

来自耶鲁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阐明了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背后的分子机制。

2022-03-13

Nature:研究揭示药物二双胍的作用靶点及分子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分离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生物分子功能与机制研究组研究员朴海龙团队,与中科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林圣彩团队/教授邓贤明团队合作,鉴定到二甲双胍直接作用的分子靶点为PEN2(γ-secretase的亚基),并进一步揭示了这一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介导的溶酶体途径,激活AMPK的具体方式,阐释了AMPK相关途径

2022-03-01

林圣彩院士团队破解二双胍直接作用靶点之谜

 二甲双胍通常是2型糖尿病患者降低血糖水平的首选一线药物。除此之外,它还具有其他临床益处,如减轻体重和肝脏脂肪含量,并降低服用该药的糖尿病患者的癌症发病率。二甲双胍还能使包括线虫和小鼠在内的各种生物延长健康寿命。对于二甲双胍在临床剂量的选用中,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在其作用机制中起主要作用。然而,二甲双胍的直接分子靶点仍不清楚。北京时间20

2022-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