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 + Cell子刊:大脑生物钟和外周生物钟之间的同步,可预防衰老,维持肌肉和皮肤正常生理功能

这两项研究揭示了共同的生物钟机制,强调了中枢生物钟与外周生物钟的协同作用对维持肌肉和皮肤的正常功能具有关键作用。

2024-05-13

Nat Med:新的生物标志物可预测哪些肾癌患者受益于免疫疗法

得益于免疫疗法,近年来转移性肾癌患者的存活率大幅提高:一半以上的患者在确诊五年后仍然存活,而过去这一比例仅为10%。遗憾的是,这种创新疗法并非对所有患者都有效。

2024-05-28

Oncotarget:细胞周期蛋白D1或能作为人类阴茎癌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研究者认为,细胞周期蛋白D1或许能作为人类阴茎癌的一种潜在生物标志物,尤其是针对预后较差的患者。后期他们还将继续深入探究细胞周期蛋白D1在该病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和角色。

2024-06-09

眼科药物创新前沿论坛 | CPHI China生物制药展区看点汇总

50+国内外讲者专家和1000+专业观众将在此汇聚,2024年6月19-21日,期待与您相约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即刻预登记,立省100元现场登记门票(6月14日截止)

2024-05-15

JITC:发现二甲双胍可以帮助免疫系统更好地识别癌细胞

研究发现,二甲双胍促进了树突细胞的代谢,使它们变得活跃,增强了对癌细胞的免疫反应。

2024-04-17

Cell子刊:韩敬东团队开发机器学习程序,在单细胞水平识别衰老细胞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机器学习程序——SenCID(Senescent Cell Identification),它可以准确地识别bulk转录组和单细胞转录组数据中的衰老细胞。

2024-04-17

深圳合成生物实现重大突破 | 金盛医疗首批耐高温人重组胶原蛋白介绍

深圳合成生物实现重大突破 | 金盛医疗耐高温人重组胶原蛋白介绍

2024-05-28

J Adv Res:新型硫代氨基脲和1,2,4-三唑衍生物的合成及其驱寄生虫活性

本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II-1在所有测试模型中都表现出体外驱虫活性。此外,计算机研究表明,活性最高的化合物II-1可能通过抑制微管蛋白聚合和SDH酶的作用模式。

2024-06-15

用于原代生物样品研究的生物正交光催化邻近标记技术CAT-S取得进展

该工作对生物正交光催化标记化学进一步发展,实现了其在动物组织和临床来源的原代细胞的应用,并进行了原位线粒体蛋白质组解析。

2024-04-21

Nat Med:科学家识别出或能解释2型糖尿病风险差异的特殊基因簇和生物学通路

这些多祖先的2型糖尿病基因簇或许包含了更广泛生物学机制,并能为解释2型糖尿病风险描述的祖先相关差异提供初步的见解。

2024-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