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还在男性和女性疼痛感知差异方面发挥作用

在黄体中期(ML)阶段,研究人员观察到Anaerofustis菌与睡醒后30分钟内唾液皮质醇水平升高呈正相关;IL-8水平与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UCG-005属细菌呈负相关。

2022-07-14

研究发现阴性症状与认知损伤的关系在精神分裂症缺陷综合征亚型中存在差异

缺陷组患者的神经认知和共情能力相比于非缺陷组的患者更差。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阴性症状可能在缺陷组和非缺陷组的认知中发挥不同作用。

2022-07-11

Science:狩猎采集社会婴儿的肠道微生物组与城市地区婴儿存在显著差异

肠道微生物组差异的主要原因似乎与生活方式而不是地理环境有关。

2022-06-23

Science:自闭症患者之间的行为差异与神经解剖学的差异密切相关

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患者之间的行为差异与神经解剖学---大脑的形状---的差异密切相关。

2022-06-08

研究揭示濒危哺乳动物扭角羚近期物种形成及其演化历史和局域适应机制

该研究厘清了扭角羚属物种和亚种分类争议,揭示了其物种演化历史、遗传演化潜力及其适应性演化的潜在分子机制。

2022-06-01

Nature Communications:揭示早期果蝇胚胎hunchback基因的多启动子差异性调控和信号整合的动力学机制

本工作解析了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的多启动子差异性表达现象背后的调控机制,揭示了增强子—启动子多体相互作用可能遵循的一般动力学规律,为未来系统研究和应用复杂基因调控现象提供了新的实验思路和理论框架。

2022-06-09

我国唯一寒地作物种质资源库保存容量提到20万份

我国唯一的寒地作物种质资源库——黑龙江寒地作物种质资源库,近日完成了改扩建工程,种质资源保存容量从8万份提升到20万份,保存能力大大提升。

2022-05-18

Nature系列综述:癌症免疫治疗中的性别差异

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与女性相比,一些癌症类型在男性的总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非生殖组织的癌症发生在男性中的频率更高,死亡率几乎是女性的两倍。

2022-05-18

海水硬骨鱼类快慢肌差异的分子调控研究取得新进展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渔业资源分子生态学研究团队围绕硬骨鱼类快慢肌差异的分子调控机制开展了系列研究

2022-05-05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揭示青藏高原沙蜥属物种杂交带生殖隔离维持的基因组学机制

 物种形成是进化生物学研究中基础且重要的问题,长期受到关注。厘清物种间生殖隔离形成的进化过程,对于探索物种形成这一科学理论问题至关重要。生殖隔离的建立和维持是物种形成过程中不同的阶段:建立是与生殖隔离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