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 Metabolism:科学家发现巨噬细胞可通过清除体内排出的受损线粒体实现棕色脂肪组织的高效产

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是指动物体内呈棕色的脂肪组织。

2022-05-06

Brain Stimulation:利用无创神经调控技术增强人类视觉学习能力和视皮层可塑性

近日,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方方课题组在神经调控领域顶级期刊

2022-04-04

Journal of Neuroscience:发现怀旧情绪镇痛的丘脑-皮层机制

  怀旧是对过去包含情感的渴望感,是一种与自我相关、苦乐参半但主要是积极的社会情绪。以往研究发现,对个体而言,怀旧可以缓解疼痛或增加对疼痛的忍耐。在药物镇痛有潜在成瘾性的背景下,非药物性镇痛(如怀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已有研究证明怀旧具有镇痛作用,但其背后的大脑机制仍然未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孔亚卓研究组和蔡华俭研究

2022-03-22

Science Advances:科学家揭示青春期前额叶皮层小胶质细胞塑造成年认知功能

前额叶皮层(Prefrontal cortex,PFC)是大脑中调节不同认知功能的重要区域,其在青春期持续发育并影响成年的认知成熟,但在这一过程中小胶质细胞的作用仍不清楚。近日,瑞士苏黎世大学的研究团队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了题为“Adolescence is a sensitive period for prefrontal micro

2022-03-21

C型尼曼-匹克病(NPC)新药:首创休克反应诱导剂Miplyffa(arimoclomol)撤回欧盟上市申请!

目前,仅有一种NPC治疗药物miglustat(麦格司他),已在中国上市。

2022-03-25

《科学》子刊:科学家发现痤疮新机制,与真皮层成纤维细胞启动反应性脂肪生成有关

 一篇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期刊上的文章表示,咱们在治疗痤疮时选择维A酸软膏的理由又要多一个。来自美国加州大学的Richard L. Gallo和他的同事们发现痤疮发病新机制。当痤疮丙酸杆菌感染毛囊时,部分真皮层的成纤维细胞会启动反应性脂肪生成,分化为前脂肪细胞并分泌抗菌肽cathelicidin,以抵抗细菌感染;同时,大量合成的脂肪会促进痤疮的

2022-03-11

Developmental Cell:揭示RNA结合蛋白相分离在植物胁迫应答中的作用

  近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张蘅研究组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刘聪研究组合作,揭示两个保守RNA结合蛋白质RBGD2(RNA-binding glycine-rich group D 2)、RBGD4通过独特的酪氨酸阵列(Tyr residue a

2022-03-11

Nat Commun:利用人类皮层类器官揭示小胶质细胞在阿尔茨海默病产生中的作用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方法来梳理出可能决定小胶质细胞发挥哪些作用的因素。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

2022-03-08

2022全国两会专家议宫颈癌防治:探索多元化HPV疫苗接种新模式

探索健康城市创新模式 助力实现消除宫颈癌目标

2022-03-04

Cell封面:我国学者揭示局部疗是一种安全减肥方式,通过激活白色脂肪棕色化实现抗肥胖

肥胖是是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等疾病的重大风险因素,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米色脂肪(Beige fat)是一类新发现的脂肪,其静息时表现出白色脂肪的特质,而在寒冷或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等激活的情况下,具有棕色化潜力,促进产热和能量消耗,改善机体糖脂代谢,显示出巨大的可塑性。成年人肩胛骨附近也分布有米色脂肪,因此是防治肥胖与代谢性疾

2022-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