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Immunity:淋巴结中的常驻记忆T细胞或能介导机体对转移黑色素瘤的免疫

来自达特茅斯盖瑟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分析了淋巴结中转移性癌症的免疫力。尽管T细胞能自由地从淋巴结进入血液并回到淋巴结中,但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型的抗肿瘤T细胞,其并不会循环,而是会停留在淋巴结中,并在那里为抵御黑色素瘤提供保护。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这些T细胞都会改变其程序并留在淋巴结中,从而在那里持续数月杀死癌细胞且从不会进入到机体循环系统中。

2021-09-16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新药!欧盟批准CD19靶向新型Fc优化免疫增强抗体Minjuvi(tafasitamab)!

Minjuvi将向市面2款CAR-T细胞疗法发起挑战,该药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DLBCL成人患者。

2021-08-28

The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lolgy:在阿司匹林加重的呼吸系统疾病中,先天免疫细胞失调导致炎症和疾病

阿司匹林加重性呼吸系统疾病(AERD)是一种复杂的炎症性疾病,通常不被视为涉及适应性免疫系统的疾病,而是一种主要由先天免疫系统驱动的疾病。本文研究者重点关注粘膜下层隔室中的细胞失调,特别是过度表达和失调的4种中央细胞类型: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MC)和先天淋巴样2型细胞 (ILC2)。

2021-08-22

Cell Rep:小分子蛋白MOTS-c或能保护1型糖尿病模型的胰岛细胞 并降低自身免疫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2021年8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线粒体是细胞中一种主要的代谢细胞器,如今其作为免疫调节器的角色逐渐被研究人员所阐明;然而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清楚是否线粒体所编码的多肽类能调节T细胞从而诱导细胞表型和功能的改变。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Cell Reports上题为“Mitochondrial-encoded MOTS-c prevents p

2021-08-22

Science子刊:清除不稳定的调节T细胞亚群,有望改进免疫细胞疗法

2021年7月27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针对小鼠的研究中,来自英国巴布拉汉研究所和比利时鲁汶大学佛朗德生物技术研究院(VIB-KU Leuven)的研究人员提供了两种解决方案,有可能克服免疫细胞疗法的一个关键临床限制。调节性T细胞在治疗自身免疫疾病和炎症性疾病方面具有潜力,但它们可以从保护性功能切换到破坏性功能。通过识别不稳定的调节性T细胞

2021-07-27

J Invest Dermatol:程序细胞死亡配体PD-L1/2或是关键的免疫系统分子

2021年7月31日 讯 /生物谷BIOON/ --PD-1是一种免疫调节受体,其能结合受刺激的抗原呈递细胞所表达的PD-L1或PD-L2分子。T细胞是人类适应性免疫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应对机体外来入侵者时,多种T细胞亚群主要负责几个功能,包括杀灭感染的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来告诉其它免疫细胞应该去哪里以及应该做什么。不同类型的T细胞和免疫细胞通常以细胞表面存

2021-07-31

Nature子刊:酵母菌“变身”工程益生菌,可用于治疗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复杂的胃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常表现为腹痛、腹泻、血便、体重减轻等,目前还很难根治,大多数可用的IBD疗法会抑制全身的免疫系统,增加患者感染和患某些类型癌症的风险,因此对于IBD的治疗仍需不断探索。共生微生物群是目前医学研究的热点话题,在正常情况下,由微生物细胞和它们所包含的基因

2021-07-05

细胞微环境可以影响炎症细胞的基因表达、调节免疫反应

  人体通过先天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应对发育及稳态调解过程中遇到的多种刺激,其转录可塑性是它实现复杂功能的基础。这种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不仅由遗传谱系决定,还取决于启动子、增强子等转录因子的表达变化。值得注意的是,巨噬细胞的许多功能是通过Ⅰ型干扰素(IFNⅠ)刺激细胞毒性细胞而实现的。因此,预防其产生的组织损伤也成为了炎症过程中的一个重要

2021-06-30

Nature:对滤泡辅助T细胞进行代谢控制,有望提高疫苗有效和缓解自身免疫疾病

2021年7月10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圣犹大儿童研究医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条可以选择性地控制关键的免疫细胞---滤泡辅助T细胞(T follicular helper cell, Tfh)---发育的生物途径。这一发现为开发激活该代谢途径的药物以提高疫苗(包括预防COVID-19的疫苗)有效性提供了希望。在疫苗接种后,这类药

2021-07-10

四川大学:通过微生物和基因框架确定炎症性肠病的药物靶点

随着炎症性肠病(IBD)发病率和流行率的不断提高,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治疗药物。虽然IBD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先前的研究已经为遗传、免疫、微生物和环境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提供了证据。在这里,作者构建了一个基于基因-微生物区系相互作用的框架来发现IBD生物标记物和治疗药物。总之,通过整合计算机筛选、微生物区系干扰、基因敲除技术

2021-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