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SPR/Cas9基因编辑可能导致细胞毒性和基因组不稳定性
CRISPR/Cas9,俗称“基因剪刀”,是一种精确的基因编辑技术。它允许将所需的DNA序列引入到基因组的(几乎)任何位置,从而修改或灭活一个基因。
Nat Chem:揭示生长抑素在降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毒性方面的新作用
全世界有近5000万痴呆症患者,阿尔茨海默病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这种疾病的主要症状是一般认知能力---包括说话或记忆的能力---受损。
2022 ASCO特别篇|用“心”认识免疫相关毒性
随着免疫治疗在不同瘤种、不同人群和不同治疗线数上的全面铺开,临床医生对于免疫治疗的相关毒性,特别是过去传统治疗少见的、严重的免疫性脏器损伤,也越发关注。
微囊藻毒素对摇蚊幼虫毒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有害蓝藻水华及其释放毒素对富营养化湖泊底栖动物优势种摇蚊幼虫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并加深对底栖动物优势种的生态学意义的认知,为富营养化湖泊的生态风险评价提供理论指导。
JCI Insight: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可能有助于防止母乳喂养期间的HIV母婴传播
这些研究结果为HIV-1疫苗工作提供了新的见解---特别是潜在的疫苗至少需要激发出能够介导ADCC的抗体。
Science:通过抓键工程化提高T细胞受体的效力,同时减少脱靶毒性
T细胞受体(TCR)控制T细胞抗原特异性,并在识别肽-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peptide–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pMHC)时帮助确定反应敏感
Nature子刊:在临床研究中CAR-T细胞或能有效抑制胃肠道实体瘤同时还不会对健康组织产生毒性效应
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针对肿瘤抗原CDH17的CAR-T细胞或能在多个临床前模型中消除GICs,同时还不会对多个小鼠器官(包括小肠和结肠)和正常组织产生毒性作用,CDH17是在NETs和GICs中所表达的细胞表面标志物,同时其还会在健康组织中表达。
PLOS Pathogens:通过异性性行为传播的HIV更具毒性...
众所周知,艾滋病毒(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逆转录病毒,它会大量攻击并破坏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 T淋巴细胞,使患者经过数年,甚至10年以上的潜伏期后发展成艾滋病(AIDS)患者,最终丧失免疫功能。艾滋病毒(HIV)分为两个主要类型,即HIV-1和HIV-2。前者的毒性更强,感染了全球绝大多数病例。数据显示,HIV-1影响了全球超过3800
PLoS Pathog:相比于男同性恋者,异性恋者传播的HIV毒株更具毒性
不同人群中病毒毒株的变化与不同的疾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有关。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印度科学院的Ananthu James和Narendra Dixit发现由于传播瓶颈的存在,HIV-1通过阴茎-阴道性交传播时比肛门性交更具有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