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柳叶刀》子刊:工作时长不宜太长!科学家发现,每周工作时间≥55小时与65岁前感染和心血管死亡风险显著增加45%和52%有关

  关于长时间工作对健康的危害,此前也有一些研究进行了探索,但通常涵盖的范围比较窄,主要是心脏代谢疾病和抑郁症。但仅仅如此吗?或许不是的。最近在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Europe杂志上正式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每周工作时间≥55小时与65岁前感染和心血管死亡的风险显着增加45%和52%有关,除此之外,糖尿病、

2022-01-06

柳叶刀:全球青年人癌症负担公布,每年致死40万

  近年来,由于饮食、环境、人口的老龄化等因素,全球癌症发病率不断增长,癌症作为主要死因的情况日益突出。相对于老年人,年轻癌症患者往往被忽略,然而,近年来研究数据表明,癌症正呈现年轻化趋势,青年人的癌症发病率近些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全球多中心研究人员联合在《柳叶刀》子刊" Lancet Oncology "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The gl

2021-12-11

柳叶刀》子刊:HPV疫苗不再是女性的专属!男性接种也能防癌!

  在大多数人以往的认知中,HPV疫苗是预防宫颈癌的,是女性的专属。男性朋友接种HPV疫苗,会带来什么效果呢?实际上,全世界每年约有7万名男性罹患由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癌症,包括阴茎癌、肛门癌、口咽癌和其他头颈部癌症,这些癌症中超过80%与HPV16和18有关。而且男性终生易受HPV感染,其中性行为活跃的男性和女性感染HPV相关的

2021-12-11

柳叶刀》公布中国首个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最终有效率:重症保护率96% 无一例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近日,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发布了中国首个腺病毒载体疫苗—康希诺生物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克威莎的全球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最终有效率和期中安全性分析结果。

2021-12-24

柳叶刀》子刊:什么,免疫治疗用药时间不同,死亡风险竟会翻倍?!

  免疫治疗,实在是太深奥太复杂,越研究越有趣呢。奇点糕时不时就在看完一些研究后,发出楚团长式感慨,“你呀,你呀,总能给我整点新花样”。发出这样的感慨,是因为影响免疫治疗的要素太多了,都不用说不同肿瘤中癌细胞和免疫细胞本身的特质,单单是药物方面就有抗生素、糖皮质激素、二甲双胍,还有神秘莫测的肠道菌群、以及导致免疫治疗中“医学悖论”的肥胖…

2021-12-02

柳叶刀》:胃里放个球,减肥不用愁!科学家首次证实,胃内可调节球囊+生活方式干预32周可减轻15%体重

 近日,来自妙佑医疗国际(Mayo Clinic)消化内科和肝病科的Barham K Abu Dayyeh教授研究团队,在《柳叶刀》上发表了通过可调节容积的胃内球囊治疗肥胖的重磅研究成果。这项多中心、开放标签的随机对照试验显示,在开始试验32周后,植入胃内球囊的患者体重平均降低了15%,对照组则降低了3.3%。试验结束后6个月,干预组74%的患者保

2021-12-06

柳叶刀发表重磅RCT研究:QFR技术可降低35%冠脉PCI术后风险

  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杂志(The Lancet,影响因子:79.3)刊登了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徐波教授和乔树宾教授共同牵头完成的FAVOR III China研究结果。研究证明,上海交通大学陈亚珠院士团队涂圣贤教授课题组原创技术QFR指导的心脏介入治疗手术可显着改善患者预后,在合理控制医疗支出的前提下减轻患者负担。这是柳叶刀杂志

2021-11-13

柳叶刀·肿瘤学》:哪种免疫联合治疗副作用最大?

  虽然抗PD-1抗体和抗PD-L1抗体在多种肿瘤中有较好的疗效,但仍有很多患者不响应治疗,提示这种疗法或许应该和其他疗法联用,以进一步改善免疫抑制的微环境。实际上,与免疫调节剂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细胞毒性化疗联用后,抗PD-1抗体或抗PD-L1抗体治疗获得了更好的疗效[5],目前已有多项疗法获批[6,7]。虽然抗PD-1抗体或抗PD-L

2021-10-30

柳叶刀》重磅:HPV疫苗打得越早,防癌效果越好!真实世界数据证实,12-13岁接种二价HPV疫苗,能使宫颈癌发病率降低87%

 近几年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的风刮得很大,奇点糕的朋友基本都吃下了这份安利,不过也有一些朋友仍持观望态度,想再等一等大样本数据看看疫苗效果究竟如何。此前已有研究指出HPV疫苗对主要致癌亚型HPV16和HPV18持续感染的保护效力超90%,但对宫颈癌的预防效果尚缺乏来自真实世界的高质量研究证据。疫苗对癌症的预防效果不比对流感来得那么立竿见影,往

2021-11-19

柳叶刀:大队列3期临床研究表明Tirzepatide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优于甘精胰岛素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糖尿病直接死亡病例高达150万例。近年来,糖尿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逐渐上升,成为全世界重点关注的健康问题。2型糖尿病是由于人体无法有效利用胰岛素所致。GLP-1受体激动剂治疗可实现与基础胰岛素相似甚至更好的血糖控制,因此目前的指南推荐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首选GLP-1受体激动剂。但是,单独使用GLP

2021-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