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O Reports:卜鹏程/杜俊峰合作发现结直肠癌初期异质性建立的调控机制
这一研究表明结直肠癌肿瘤干细胞(CCSC)不对称分裂有助于早期ITH的建立。因此,靶向肿瘤干细胞的不对称分裂能够改变瘤内异质性(ITH)的组成,并有利于结直肠癌的治疗。
Science Advances封面论文:杜忆团队揭示音乐训练可延缓大脑衰老
该研究通过对老年音乐家和不同年龄的非音乐学家的分析,发现年老的音乐家在感觉、运动脑区保留了更好的语言表征功能,其水平与年轻人类似,并且远强于其他同龄人。
可无视突变类型普遍起效,AMPK激动剂是否会是杜氏肌营养不良症的新希望?
在最新的这项研究中,名为MK-8722的新一代口服AMPK激动剂被饲喂给患有肌营养不良症的小鼠。结果表明,单剂量的给药能够在营养不良骨骼肌中引发AMPK活性,并由此刺激广泛的下游信号传导和基因表达程序
Cell:经改造后携带Myomaker和Myomerger的包膜病毒有望治疗杜兴氏肌肉萎缩症
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分子心血管生物学部门的Doug Millay博士一直致力于揭示骨骼肌发育的最基本机制。他在研究两种名为Myomaker和Myomerger的“促融剂(fusogen)&
王福俤/吴钰祥团队综述:聚焦铁死亡,对抗年龄相关骨疾病
该综述系统总结了铁代谢和铁死亡的调控机制及其在退行性骨疾病中的最新进展,全面总结了在骨系统中铁死亡与凋亡、自噬等死亡方式的交互作用,为探索新型退行性骨疾病防治策略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并展望了领域未来的
STTT | 哈尔滨医科大学杨宝峰/杜伟杰发现心肌细胞分泌的外泌体抑制缺血性心力衰竭中肿瘤铁死亡的敏感性
一般来说,心力衰竭(HF)患者患癌症的风险较高。铁死亡已被认为是一种有前途的治疗策略人类癌症。外泌体在近端和远端器官-器官通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以旁分泌方式调节疾病。
南方科技大学杜嘉木团队解析小RNA的生物合成机制
除了真核生物中保守的RNA聚合酶(Pols) I-III外,两种非典型聚合酶Pols IV和V在植物中RNA介导的DNA甲基化(RdDM)途径中特异性地产生非编码RNA。虽然结构研究对于理解Pol的机
AD:山东省立医院杜怡峰/仇成轩团队发现,中国60岁以上农村老年人超四分之一患有轻度认知障碍
这项最大的单中心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和认识MCI,对于临床医生而言,在MCI的早期识别、早期干预等方面可能会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新药!首创解离型类固醇vamorolone在欧盟申请上市!
vamorolone是一种首创(first-in-class)药物,与皮质类固醇结合的受体相同,但会改变受体下游活性,因此被认为是一种“解离型”抗炎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