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生物样本库建设起步慢不要紧,但起点要高

2014年3月27日,在2014生物样本库与临床研究论坛上,生物谷专访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杜祥教授。

2014-05-14

Biol Rev:卫国等爬行动物胚胎响应温度变化研究获进展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动物如何应对环境温度变化日益受到学术界和公众的关注。成年动物可通过行为响应等抵御温度剧烈波动的不利影响。那么,同样暴露于复杂温度环境中的卵生动物胚胎如何应对?传统观点认为胚胎缺乏主动调控能力,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杜卫国研究组最近的研究提出了相反的观点:“胚胎并非仅仅被动依赖于环境,而是能主动采取行为和生理策略适应环境”。

2014-04-11

GSK治疗氏肌营养不良药物drisapersen三期研究失败

2013年10月9日讯 /生物谷BIOON/ --制药巨头葛兰素史克公司开发的用于治疗杜氏肌营养不良的药物drisapersen上周宣布失败。公司表示在分析数据后发现,此次三期研究未能达成任何有价值的研究结果。在这次长达48周的研究中,使用drisapersen的患者相比于安慰剂组未能有明显改善。

2013-10-10

邱声被聘为TJPR杂志副主编

8月24日获悉,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天然产物药物化学课题组的首席研究员邱声祥博士被SCI杂志Tropic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TJPR)聘为副主编,也是编委中唯一的亚洲科学家。

2012-02-02

EMBO Mol Med:新型化学制剂或可有效治疗氏肌营养不良症

2013年9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华盛顿国家儿童医疗中心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口服药物或可以潜在治疗肌营养不良症;研究者表示,VBP15制剂可以有效降低肌营养不良症小鼠的炎性症状,而且其也可以保护并且增强患者的肌肉功能,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EMBO Molecular Medicine上。

2013-09-11

NIBS立林实验室与英苏塞克斯大学研究者合作文章发表在《Molecular Cell》上

2013年9月26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杜立林实验室与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的研究者合作在《Molecular Cell》杂志上发表题为"Phosphorylation-Dependent Assembly and Coordination of the DNA Damage Checkpoint Apparatus by Rad4(TopBP1)"的文章。

2013-09-27

The Plant J:刘建等发现植物内质网胁迫应答调控新机制

刘建祥等发现植物内质网胁迫应答调控新机制。

2013-11-20

Micro & infec:文圣等首次证实日本脑炎病毒NS1’蛋白的产生机制

图1.SA14-14-2 的突变NS2a E22E’使病毒失去产生NS1'的能力 近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微生物与感染》(Microbes and infection)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日本脑炎病毒NS1’蛋白的产生机制,及其在病毒感染引起的细胞凋亡过程中被caspase剪切的特性。

2012-11-18

福良博士希望生产出人重组第八凝血因子

我国生物反应器制药的研发获得重大突破,兰诺生物技术无锡有限公司成功将人类重组第八凝血因子的基因转入家兔基因组,获得高效整合的转基因兔。兰诺生物的动物试验中心,在舒适恒温兔笼中,生活着6只活泼可爱的新西兰白兔,它们不是一般普通兔子,这群特殊的转基因兔的乳汁中将大量分泌表达人源性第八凝血因子,用于治疗甲型血友病患者的出血不止。

2015-02-15

PLoS Biol:久林等揭示大脑血管网络形成之谜

8月14日,PLoS Biology杂志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经所杜久林研究组的研究文章。该研究通过运用多学科交叉研究手段,首次揭示了在大脑发育过程中,局部脑血管中血流的降低和变异将引起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导致相应血管的消失,从而简化在几何尺度上不断增长的脑血管三维网络,提高脑血流效率。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