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ACS Nano:张志文/亚平/张翱合作开发智能仿生递药系统,改善肿瘤免疫治疗

该研究设计合成了酸敏感两亲性聚合物(PEG-PDPA)以及酶敏感吉西他滨前药(C14-Gem)并制备成胶束;通过巨噬细胞膜的覆盖制备成MNGs。

2022-12-21

Nature子刊:邬堂春/立明团队揭示使用清洁能源做饭可显著降低死亡风险

中介分析显示,使用清洁燃料烹饪与死亡的负相关关联性分别有50.1%-66.0%与1.3%-1.5%由家务体力活动和膳食营养所介导。

2022-12-14

《自然》子刊:冷泉港实验室波教授团队找到了「管不住嘴」的神经通路

通过大量实验,研究人员为杏仁核IPAC-Nts神经元驱动享乐型进食提供了新的认识,揭示了IPAC-Nts神经元接受感官刺激信号并投射至LHA,进而引起摄食行为这一神经环路。这项研究为过度摄食的调控机理

2022-11-22

当RNA甲基化遇上DNA甲基化:林东/郑健团队等首次揭示RNA甲基化可调控DNA甲基化

人类细胞的基因表达调控十分复杂而且严密,但又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基因表达紊乱可导致许多疾病包括癌症。

2022-10-20

Nature子刊:波团队发现驱动垃圾食品饮食的神经元,或带来更好的减肥方式

李波教授大脑杏仁核中发现了一组神经元会驱动小鼠进食,即使在它们不饿的情况下。当小鼠吃高脂肪和含糖的食物时,这些神经元会被激活,并引发一种所谓的“享乐性饮食”的行为,也就是为了快乐而不是为了生存而进食。

2022-10-26

新立教授:通络中药为人体“发动机”注入“心”活力

来自中国心衰中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心衰患病率为1.3%,以此推算我国约有1370万心衰患者。

2022-10-11

上科大剑峰团队开发全新mRNA递送平台FNP,更稳定、高效递送mRNA

肺部相关疾病,包括病毒感染、肿瘤和遗传性疾病等,对人类生命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然而,针对这些疾病的治愈性疗法还比较有限。随着各类关键性技术的发展,mRNA药物不仅能直接从转录水平上实现对疾病的治疗,

2022-10-14

苏州大学杨欣团队揭示circHIPK3通过作为支架募集泛素连接酶降解HuR来预防心脏衰老

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衰老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发展的一个主要过程,但其潜在的分子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未知。原因之一是缺乏合适的动物模型。

2022-10-31

Nature:清华大学陈柱成/雪明团队揭示NuA4选择性乙酰化组蛋白H4的机理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柱成教授与李雪明副教授合作,在

2022-10-07

从学钢琴到研究大脑,文渝连获两项诺奖级科学大奖,她的成果为神经退行性疾病带来希望

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开展独立研究以来,李文渝发表了大量研究论文,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发现。截至目前,她的论文总被引用数超过190000次,H指数高达217,单篇被引用次数超过1000的论文就多达24篇

2022-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