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子刊:让吸入式mRNA疗法成为可能,新型聚合物纳米颗粒能够高效肺部递送mRNA

该研究从166个PBAE和含有PBAE的聚合物中筛选并鉴定了P76是一种高效的可通过雾化吸入递送mRNA的载体,并且能够向包括小鼠、大型动物奶牛,以及非人灵长类东五恒河猴在内的各种动物递送mRNA。

2022-12-12

科学家发现,长期吸入纳米级别炭黑颗粒会导致肺巨噬细胞功能损伤,从而促进肺癌发生和转移

该研究通过两种具有不同基因突变的肺癌模式小鼠,证实了纳米炭黑对肺癌发生及转移具有促进作用。纳米炭黑颗粒干预后可导致肺巨噬细胞线粒体的损伤,并可通过HIF1α通路导致肺巨噬细胞乳酸分泌增加

2022-12-19

Nature子刊:双特异性肿瘤转化纳米颗粒,让实体瘤治疗不再难

随着医学的发展,人类对癌症以及自身免疫系统的认知愈渐加深,科学家们也意识到免疫系统才是对抗肿瘤和癌症最锋利的武器。得益于此,近年来,肿瘤免疫疗法蓬勃发展,为广大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2022-11-18

研究发现空气污染颗粒物PM2.5可能增加IgA肾病肾衰发生风险

发现,确诊前/后的PM2.5暴露的年平均浓度每增加10μg/m3,ESRD发生风险增加14%。此外,研究发现在校正时间效应、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城市规模等因素后,这些关联仍旧稳定且明确

2022-10-05

Cancer Discov:应激颗粒或能驱动肥胖相关的胰腺癌的发生

来自托马斯杰斐逊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肥胖驱动胰腺癌发生的新型分子机制。

2022-09-24

研究揭示酮病对奶牛卵泡颗粒细胞增殖的调控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家畜胚胎工程与繁殖团队揭示了酮病主要代谢标志物β-羟基丁酸(BHBA)对牛卵泡颗粒细胞增殖的调控机制。

2022-09-15

Journal of Virology:杆状病毒口服感染因子PIF5结构与功能研究中获进展

进一步的生化实验证实,R8和R74位点突变的PIF5会在碱性环境中被蛋白酶所降解,从而丧失口服感染能力,表明分子内相互作用在PIF5抵抗中肠碱性环境下的蛋白酶解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2-07-14

Science:我国科学家揭示蛋白FXR1的液-液相分离通过激活生殖颗粒中储存的mRNA翻译来驱动精子形成

在哺乳动物中,精子发生(减数分裂后的雄性生殖细胞分化)是一个高度协调的发育过程,由一组统称为精子发生基因的基因控制。

2022-09-05

Fundam Res:中国科学家开发出了治疗人类炎性肠病的新型金纳米颗粒疗法

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利用超小Au25(一种金纳米颗粒)开发了一种有望治疗人类炎性肠病的新型疗法。

2022-08-12

Science:开发出新策略来研究癌细胞对递送药物的纳米颗粒如何作出反应

纳米颗粒介导的治疗剂递送有可能大大影响癌症治疗,特别是在个性化癌症治疗方面。

2022-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