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果蝇免疫系统产生抗菌肽来防御食物和环境中存在的常见细菌

以前的理论认为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一类天然抗生素---在杀死一系列细菌方面具有普遍作用。然而,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瑞士联邦理工学院和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研究人员考

2023-07-24

一种切割宿主细胞ATP的免疫策略可以保护细菌和更高级的生物免受病毒感染

每当我们拨打电话、发送短信或观看视频时,手机电池中储存的部分能量就会耗尽。活细胞也以“货币”的形式储存能量,以便在需要时兑现,为生命过程提供动力。地球上所有生物的主要能量货币是

2023-08-25

历时超20年,华人团队合成优化新型抗生素,4小时可将细菌活力降低10万倍,已成立公司转化

近日,来自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新型抗生素——LpxC 抑制剂 LPC-233,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中的脂质合成发挥作用。这是一种快速杀菌抗生素,不受既定耐药机制影响,且在

2023-08-13

呼吸有害,氧气有毒?哈佛大学研究显示,缺氧可延长寿命并改善大脑功能

这些研究结果支持了氧气限制在哺乳动物乃至人类中的抗衰老潜力。当然,目前关于氧气限制带来延寿效应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阐明,例如具体分子机制是什么,这种机制与已知的、与衰老有关的信号通路有多大程度的重叠,

2023-05-31

Nature子刊:于君团队揭示菊粉通过肠道细菌及其代谢物预防NASH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可以利用膳食纤维产生有益代谢物来抑制代谢性疾病的发展。

2023-07-06

Nature:新研究发现含胆固醇的表面极大地减少蛋白和细菌的附着

活的有机体利用强大的物理原理来控制它的表面上的相互作用。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莱布尼茨聚合物研究所、莱比锡大学和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的研究人员如今发现为何含胆固醇的表面可以极大地减少蛋白和细菌的附着。

2023-06-29

“痛经”的原因找到了:细菌感染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

这项研究通过证明子宫内膜的梭杆菌感染可能导致疾病,进一步了解了EMs的发病机制:梭杆菌感染激活TGF-β信号,诱导TAGLN表达,促进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增殖。梭杆菌优先感染部分患者子宫内膜的原因尚不明确

2023-06-21

ACS Cent Sci:中国科学家开发出特殊微凝胶运输系统疗法 在清除肠道中有害菌群的同时还能维持有益菌群的增殖

来自中国郑州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用于益生菌的微凝胶运输系统(microgel delivery system),其能在积极清除有害细菌的同时维持有益菌群的安全,在小鼠机体中,这种系统

2023-06-27

Sci Transl Med:清除机体特殊细菌或有望治疗女性的子宫内膜异位症

来自名古屋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利用抗生素来靶向作用梭菌属(Fusobacterium)或能减少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的病变的形成。

2023-06-27

揭示噬菌体φX174从宿主细胞逃脱机制,有望开发出对抗超级细菌的噬菌体疗法

在COVID-19时代,“病毒”一词让人联想到传染、疾病甚至死亡。但是,如果有一种病毒---一种能够每半小时自我复制数百次的极小病毒---可能能够治愈对所有已知抗生素具有抗药性

2023-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