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科学家揭示了靶点DDRGK1减轻内质网应激,促进软骨细胞凋亡,最终促进正常软骨形成

脊柱骨骺发育不良(SEMD)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由多个基因突变引起,导致软骨生长发育受损。患者的主要SEMD特征是身材矮小,关节和脊柱退变起病早。

2023-10-30

Science:山东大学马春红/李春阳/刘泳团队鉴定出靶向免疫检查点Tim-3的小分子抑制剂

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马春红教授、李春阳副教授和药学院刘新泳教授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 Science 子刊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发表了题为:Identificat

2023-11-20

Cell:研究揭示了小鼠大脑衰老的基因“指纹”

大多数人到了中年都会出现记忆力和认知能力减退,但科学家们并不清楚大脑中发生的导致这种情况的分子变化。如今,在一项以小鼠为对象的新研究中,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确定最明显的变化发生在白质

2023-08-21

“融化”胰腺癌的“冰川”:虞先濬/施思团队发表Cell子刊封面论文,破解胰腺癌辅助治疗疗效“秘诀”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胰腺外科副教授施思表示,该研究揭示了胰腺癌新辅助治疗疗效的作用机制,同时为胰腺癌的新辅助治疗提供了AG联合CD36单抗这一种全新策略。

2023-11-02

Science:研究揭示POT1保护人类染色体端粒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观察了DNA损伤识别过程似乎是如何知道需要修复的有害DNA断裂与染色体中保留下来而不需要修复的自然末端(称为端粒)之间的区别。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3年

2023-09-19

Nature:董欣年/项耶子揭示动态调控翻译起始的元件

该团队结合了高分辨率的翻译组学和结构组学技术,首次揭示了植物免疫过程中,mRNA的结构变化动态调节了翻译起始密码子的选择,由此促进抗病相关的mRNA翻译效率提高,增强了植物的抗病性。

2023-09-08

王育才团队提出肿瘤纳米药物递送理论,突破基底膜屏障,提高递送效果

该研究表明,基底膜代表了一个被忽视但重要的纳米颗粒屏障,值得进一步研究以开发工程化策略在必要时克服或维持这种障碍。该研究还挑战了经典的EPR效应,提出了纳米药物肿瘤递送新理论。

2023-09-22

研究提出空间细胞类型组分解析算法

生物体由各种类型的细胞组成。生物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动态变化很大程度取决于细胞的空间分布,揭示和利用其规律对探索生命现象和探究疾病进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2023-08-15

破解降解有害蛋白的溶酶体靶向嵌合体作用机制细节,有望开发出新的疾病治疗方法

在靶向参与导致或传播疾病的有害蛋白时,药物通常会堵塞蛋白的活性位点,使其无法发挥作用并造成严重破坏。针对这些蛋白的新策略可以将它们送入不同类型的细胞蛋白降解机制,如细胞中就像蛋白碎木机那样起作用的溶酶

2023-10-28

Nature:研究首次揭示为何一些感染冠病毒的人从未出现症状

感染 SARS-CoV-2冠状病毒但从未出现症状的人---所谓的超级躲避者(super dodger)---可能有遗传王牌。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这些超级

2023-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