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乳腺癌临床样本的蛋白质组学揭示潜在生物标志和治疗靶点

近年来,乳腺癌的基因组分类取得了进展,显着提高了乳腺癌的诊断水平,并进一步改善了患者的预后。但基于蛋白表达谱的新分类已经被提出,能更可靠地揭示支持乳腺癌异质性的功能表型差异,是目前临床试验和治疗决策的主要手段。

2022-03-07

Nature Chemistry:细胞内原位合成人工聚合实现肿瘤精准治疗

  细胞内化学环境具有高度复杂性并且细胞对外部刺激极为敏感,因此利用化学手段在活细胞内实现非天然分子结构转化,特别是人工大分子合成一直以来都较为困难,但科研人员对这一领域的探索却从未停止。可以试想如果将人工大分子引入细胞内,他们是否会与天然大分子发生相互作用,是否会影响细胞行为,是否会改变细胞原有的功能,是否能杀死肿瘤细胞实现肿瘤治疗?更

2022-03-02

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揭示细菌效应蛋白拮抗宿主抗细菌自噬的分子机理和细胞选择性自噬的通用机制

 真核细胞的经典自噬是细胞在营养缺陷时实现胞内物质循环再利用的重要信号通路,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自噬通路也可以选择性地感知并抵御入侵的病原细菌,这一过程也被叫作抗细菌自噬或者异源自噬(Xenophagy)。2019年,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教授邵峰团队首次揭示了异源自噬的分子机制。细菌入侵宿主细胞后,细菌所在内吞泡上的V-ATPase感受到细菌感染引起

2022-02-28

CTM:骨调蛋白或能作为机体血管钙化的一种新型生物标志

来自瑞典卡罗琳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骨调蛋白或有望作为指示血管钙化的一种新型的生物标志物。

2022-02-28

Sci Rep:科学家有望利用新型表观遗传学生物标志来预测婴儿的早产风险

来自印第安纳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早产婴儿父母的脸颊细胞中发现了一种特征,其或能帮助开发新型测试手段来确定女性的孕期是否会过早结束,诸如这种检测手段或许也能帮助预防早产发生,以及通过提醒医务人员进行早期干预的必要性,从而改善婴儿的机体健康。

2022-03-06

Nature:绘制癌症突变“热点”揭示了新的癌症驱动因素和生物标志

2022年2月24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确定并描述了癌症进化中一个以前未被认识的关键角色:发生在基因组某些区域的集群突变(clusters of mutations)。他们发现,这些集群突变促进大约10%的人类癌症的产生,并可用于预测癌症患者的生存。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2年2月17

2022-02-24

揭示NAC蛋白复合调节新生蛋白在细胞内的运输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康斯坦茨大学、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和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解决了一种已存在25多年的难题:细胞中蛋白如何分选。

2022-02-28

PNAS:一种新型化合或有望帮助治疗胰腺癌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PNAS上题为“XP-524 is a dual-BET/EP300 inhibitor that represses oncogenic KRAS and potentiates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ion in pancreatic cancer”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伊利诺伊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

2022-02-19

Cell Research:西湖大学施一公团队首次揭示核孔复合核质环的冷冻电镜结构

  真核生物的细胞核由双层的核膜包裹,核孔复合物(nuclear pore complex, NPC)是核膜上负责物质运输的唯一通道,在调控基因表达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其功能异常将导致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疾病的发生。NPC是真核细胞中最庞大,最复杂的分子机器之一,其高分辨率结构的解析一直被视为结构生物学界的“圣杯”之一。近日,西湖大学施一公团

2022-03-02

第一轮通知 | 2022年中国肿瘤标志学术大会暨中国肿瘤标志物产业创新大会暨第十六届肿瘤标志青年科学家论坛

即将召开!2022年中国肿瘤标志物学术大会暨中国肿瘤标志物产业创新大会暨第十六届肿瘤标志物青年科学家论坛

2022-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