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 Metab:多组揭示2型糖尿病的遗传因素和环境压力作用

这项研究将遗传突变和环境因素的变化与胰岛细胞的转录影响关联起来,为理解T2D发病机制以及开发潜在的治疗方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2024-10-25

Front Med:对DNA损伤修复基因进行表观遗传沉默或能揭示一种胰腺癌疗法的潜在标志物

研究结果表明,AZD0156的表观遗传化沉默或能作为预测胰腺癌治疗中患者对ATM抑制剂产生反应的特殊生物标志物。

2024-11-23

中山大学科研人员报道代谢组AI分析新方法

DeepMSProfiler利用来自多家医院的859份肺腺癌患者、良性肺结节患者和健康人群的人血清样本进行训练和测试,在独立测试集中成功甄别了不同组别的代谢组学特征,AUC值达0.99。

2024-10-14

Cell:利用蛋白质组破解细胞表面的通信语言

Li和来自斯坦福大学和布罗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研究了神经元内teneurin激活后发生的信号传导。

2024-09-24

《神经病》:p-tau又赢了!在早发性或非典型性痴呆症患者中鉴定阿尔茨海默病,血液p-tau217较FDG-PET准确性更高

[18F]FDG-PET和血浆p-tau217在鉴别参考标准AD生物标志物方面具有相似的特异性(均为70%),但是血浆p-tau217表现出更高的敏感性和总体准确性。

2025-01-06

《分子精神病》:裸盖菇素还是太全面了!临床试验显示,单剂裸盖菇素还能增强重度抑郁症患者的情感共鸣,效果可维持2周

该研究发现,裸盖菇素可以显著改善重度抑郁症患者对正面情绪的情感同理心,且效果可至少维持2周之久,这一结果为理解裸盖菇素对社会认知的影响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2024-12-27

《分子精神病》:大脑谷氨酸受体AMPAR变化或可成为精神疾病的新诊断靶点!

研究人员证实,谷氨酸能突触功能障碍的脑区会影响精神分裂症的疾病严重性。

2024-11-02

Genome Med:大规模遗传研究有望识别出通过调节血液代谢产物从而降低机体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特殊靶点

本文研究中,研究人员提出了新的基因靶点或能作为开发新型药物的候选者,从而有望通过调节血液中致动脉粥样硬化代谢产物的水平来帮助降低机体心血管疾病事件的风险。

2024-11-20

AD:大连医科大学团队首次发现,小脑放射组网络综合模型有望成为早期诊断和预测阿尔茨海默病临床前期疾病进展的重要工具

该模型不仅可以有效区分认知正常和轻度认知障碍的个体(曲线下面积AUC=0.94),还能有效预测认知正常向MCI转化的风险(AUC=0.818)。

2024-12-02

Nature:科学家利用空间蛋白质组技术开发出治疗人类中毒性表皮坏死的新疗法

本文研究揭示了JAK/STAT和干扰素信号通路或能作为驱动中毒性表皮坏死发生的关键致病性驱动因素,并阐明了靶向性JAK抑制剂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性手段的巨大潜力。

202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