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药品监管制度变化对中国创新药可及性的影响

自2015年以来,国家药监局推出了一系列的药品监管改革措施。为了衡量这些改革的影响,复旦大学药学院教授、上海市药物研发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邵黎明团队研究了2015–2020年间FDA批准的新药

2023-04-25

EMBO J:科学家发现一种能帮助识别胰腺癌中肿瘤启动细胞的特殊细胞表面标志物

来自日本熊本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一类能表达ROR1的部分EMT样细胞亚群或能促进胰腺癌和过度增殖并导致癌症转移。

2023-07-18

Adv Mater:中国科学家开发出了基于磁声驱动的CAR-T细胞微型机器人 有望帮助开发精准化的新型抗肿瘤免疫疗法

来自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基于CAR-T细胞的微型机器人(M-CAR T),该机器人具有磁—声顺序驱动功能。

2023-04-04

2022年这4款抗肿瘤新药上市,深刻改变了临床实践

2022年,全球的肿瘤研究者和制药企业在疫情的笼罩之下艰难前行。从获批情况看,2022年全球新药获批方案有所放缓。尽管如此,其中不乏一些亮点新药方案的出现,给肿瘤学领域带来了希望。

2022-12-23

Cancer Res:郑晓峰团队揭示SUMO化修饰通过调控相分离影响DNA修复和肿瘤耐药的机制

DNA作为遗传信息的主要载体,其结构的完整与功能的完善对于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和保障生命体正常生理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不同类型的DNA损伤修复对于维持基因组稳定性至关重要,针对最严重的DNA双链断裂损伤

2023-07-05

Nature子刊:于海军团队发现克服肿瘤免疫耐受,增强免疫疗效新方法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于海军课题组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期刊发表了题为:Nanovesicles loaded with a TGF-β receptor 1 inhibi

2023-06-26

科学家首次在人体内发现超级杀伤性T细胞,能同时识别多个不同的肿瘤相关抗原,全方位抗癌

这一发现对于癌症的免疫治疗是重要的,它不仅有望用于预测哪些患者在治疗后能获得长期缓解,还有可能改变免疫细胞疗法的发展方向。

2023-07-28

《JAMA·肿瘤学》:复旦附属肿瘤医院/仁济医院团队证实,血液多基因甲基化检测可预测肠癌患者早期复发风险

这项研究证明,通过检测6个ctDNA甲基化位点来评估ctDNA状态,这个易于实施的技术可重复且可靠,有助于进行风险分层、分子残留病变评估和复发检测。这项血液ctDNA多基因甲基化检测技术,能够帮助CR

2023-06-01

Nature子刊:甘海云团队揭示亲代组蛋白遗传受损促进肿瘤进展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致死性疾病,肿瘤的耐药性和缓解后复发是导致肿瘤难治的重要原因。既往研究发现,治疗前肿瘤和治疗后复发的肿瘤在基因组方面并无明显差异。然而,这些复发肿瘤的表型却发生了巨大变化。

2023-06-14

The Lancet:药物罗特西普或能提高骨髓增生异常性肿瘤患者机体血红蛋白的水平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来自莱比锡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进行一项大型的临床试验发现,相比标准化的疗法而言,药物罗特西普(luspatercept)能提高MDS患者机体的血红蛋白水平并能帮助其避免输血。

2023-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