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开发出两种抗抑郁作用的非致幻化合物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在动物模型研究中开发出与迷幻剂作用于相同的靶标---特定神经元表面的5-HT2A血清素受体---但在给小鼠服用时不会产生同样的迷幻效果的化合物:(R)-69和(R)-70。
JAMA子刊:在治疗抑郁症方面,电击疗法效果超过药物氯胺酮
这些研究研究都独立发现,在缓解严重抑郁症状方面,电休克疗法比氯胺酮更有效。而且没有年龄、性别或地理位置的差异,也就是任何符合电休克疗法条件的抑郁症患者都将从中受益。
铁皮石斛花的抗抑郁作用最新研究成果取得进展
铁皮石斛花为中药铁皮石斛的非药用部位(图1),2020年正式被列为地方特色食品管理,民间常以铁皮石斛花鲜食或烘干泡茶饮用,认为其具有安神解郁的功效。
New Phytologist: 研究揭示控制抗抑郁分子贯叶连翘素生物合成的基因簇及其进化历程
该研究基于基因组挖掘和生化实验解析了编码hyperforin生物合成前三步的两个基因簇并剖析了这些基因簇何时以及通过何种方式组装形成,探索了植物中次生代谢的进化历程
重度抑郁症(MDD)新药!Sage/渤健zuranolone联用标准抗抑郁药物启动治疗:服药3天,迅速缓解抑郁症状!
zuranolone是一种口服神经活性类固醇(NAS)GABAA受体阳性变构调节剂(PAM)。
Science:我国科学家研发出新型抗抑郁分子
裸盖菇素是从毒蘑菇中提取的天然致幻剂,多项研究证实其具有治疗抑郁症的潜力,并于2019年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为治疗重度抑郁症和药物抵抗性抑郁症的突破性疗法,然而如何将抗抑郁作用与致幻作用分离尚存在难点。我国科学家基于致幻剂与受体的作用机制研发出一类无致幻作用的新型抗抑郁分子,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期刊,标题为“Str
Mol Psych:科学家识别出人类抑郁症及对抗抑郁疗法反应的特殊生物标志物
来自伊利诺伊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血液检测技术,其或能为诊断抑郁症提供一种简单的生化标志物,同时也能揭示个体患者接受药物疗法的治疗效果。
抗抑郁药能长期吃吗?一篇新研究对此表示担忧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抑郁症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全球超过3.5亿人受该疾病困扰,而且这一群体还在快速增长中。世卫预测,到2030年,抑郁症将成为全球疾病负担第一位的疾病。近日,发表在Lancet 《柳叶刀》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全球抑郁症发病率正大幅上升,女性是男性的两倍。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抑郁症终生患病率为6.8%。《中国国民
Cell Rep:识别出快速抗抑郁药物的新型作用靶点!
来自范德堡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氯胺酮的快速抗抑郁作用或许源于其特定的突触效应,这或许就揭示了一种开发新型药物的新型靶点,有望填补目前抑郁症护理方面的一个主要空白。
Sci Transl Med:抗抑郁药物或能抑制机体胰腺癌和结肠癌的生长和进展
经典的抗抑郁药能帮助改善现代的癌症治疗,其能减缓小鼠机体中胰腺癌和结肠癌的生长,而且当与免疫疗法结合使用时,其甚至还能长期阻断癌症的生长,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还能让肿瘤完全消失,这是近日发表在国际杂志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题为“Attenuation of peripheral serotonin inhibits t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