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Adv Sci:新型生物芯片结合AI,9种囊泡蛋白助诊断准确率超90%

本研究开发的整合条形码免疫测定生物芯片与机器学习的平台,通过检测血清中小细胞外囊泡的9种蛋白质,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早期诊断准确率达90.8%,显著优于现有方法,为其早期诊断提供了有力工具。

2025-07-28

Science:在生命早期,Thetis 细胞赋予了对食物抗原的耐受性

这项研究不仅强调了过敏学界对早期引入过敏原的益处的共识,而且还解释了为什么当相同的抗原通过皮肤等其他途径传递时,我们看不到类似的耐受性。

2025-05-26

浙江大学王英杰/康博团队揭示OCT4可作为RNA结合蛋白,重塑对干细胞应激调控的认知

该研究在理论层面打破了对转录因子功能的传统认知,首次将“转录因子-RNA互作”纳入多能性网络调控模型,提出“转录-翻译协同调控”的新范式。

2025-03-01

Science:肠道肥大细胞来源的白三烯介导对摄入抗原的过敏反应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结合bulk与单细胞RNA测序、体外培养模型和流式细胞术,确定了控制口服过敏反应易感性和严重程度的关键因素。

2025-08-22

Gut:低乙肝表面抗原水平提示肝癌风险极低,有望重新定义“部分治愈”概念

研究者指出,HBsAg <100 IU/mL可以识别出我们所说的乙型肝炎“部分治愈”的患者,这些患者可能不再需要常规的肝癌监测,这或将彻底改变公共卫生策略。

2025-09-16

Immunity:哈工大黄志伟团队揭示γδ T细胞感知磷酸抗原激活免疫反应的分子机制

这些研究结果共同揭示了配体诱导的 BTN 受体复合物由内而外的稳定化机制,从而实现 γδ TCR 的二聚体激活。

2025-05-09

Nature子刊:研究发展出复杂体系中可同时鉴定配体靶蛋白质和结合位点的蛋白质组学方法

研究利用蛋白质在结合配体后局部稳定性的变化,开发了在复杂体系中可以同时高灵敏鉴定配体结合蛋白和结合位点的蛋白质组学新方法(PELSA)。

2024-12-27

STTT: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团队首次发现,GM-CSF或能逆转钙结合蛋白S100A1介导的免疫抑制!

肿瘤内源性的钙结合蛋白S100A1是导致免疫微环境“变冷”的重要调控因子,可作为免疫治疗的疗效预测标志物。

2025-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