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中国科学院研究者们揭示了阻断Apelin受体棕榈酰化可减轻神经性痛的吗啡耐受性

在神经性癌症疼痛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棕榈基转移酶ZDHHC9的表达增加,棕榈化的APLNR促进了其稳定性。

2024-05-31

CRM:天津医科大学团队揭秘促巨噬细胞为T细胞布下的“天罗地网”!

该研究发现了TAMs的一种空间结构—MCTC,MCTC的出现与患者预后和ICI治疗效果更差有关,进一步研究团队确定了其驱动肝癌进展和免疫耐受的机制,为提高肝癌ICI的疗效提供了新的见解。

2024-04-27

夜间光照越亮,2型糖尿病风险越高,最高增加67%!

研究表明,夜间光照较亮和生物节律紊乱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增加显著相关。避免夜间光照可能是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的一种有效策略。

2024-07-27

清华大学黄存瑞等团队发现产妇热暴露会增加早产风险

该研究对探讨气候变化背景下热暴露与早产之间的中介和潜在机制具有重要价值。这表明,从怀孕到第20周暴露在高温下会增加产妇高血压的风险,从而影响MI-PTB的发病率。

2024-05-21

两项研究表明:中心性肥胖和上臂肥胖与更高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风险相关,而睡得少更易腿粗、胳膊粗

这两项研究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我们的身体状况和睡眠习惯不仅影响着我们的体型,还与大脑健康紧密相关。

2024-08-05

《自然·子刊》:捉住口腔“促菌”的尾巴!港中文于君团队发现,特定口腔微生物会通过MDSC介导PD-1治疗耐药,促进结直肠癌进展

MDSC主要靠肿瘤细胞分泌的趋化因子驱动。研究者分析了PA小鼠中的相关因子表达,检测到CXCL1上调最为显著。

2024-06-26

《JAMA·神经病学》:超220万人研究发现,与其他降压药相比,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与癫痫风险下降25-30%有关!

与其他几种降血压药物相比,ARB与癫痫风险显著下降25-30%有关,并且这可能是由于ARB自身的药理作用,而非与降低了癫痫的一大风险因素——卒中的风险有关。这一结果巩固了此前德国研究团队的发现。

2024-07-08

Circulation Res:交通噪音或是诱发人类心血管疾病发生的新型重要风险因素

在本综述中,研究人员全面评估了将噪音视为引起人类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的现有证据。

2024-05-13

中国科学家分析近20万人数据,发现地中海饮食和MIND饮食与十余种癌症风险降低有关

酪氨酸非常符合预期,它在癌症发病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也是目前抗癌治疗广泛使用的靶点;白蛋白也在疾病诊断中有不错的发挥。对相关代谢物的深度挖掘,或许能够带来新的靶向治疗策略。

2024-07-17

研究显示,短短几分钟的生气,也会损害血管功能,增加心脏病和中风风险

这项随机对照实验表明,短暂的生气就足以对血管内皮功能产生负面影响,影响血管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这可能会限制血液流动,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进而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患病风险。

2024-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