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Genes & Development:研究揭示组蛋白伴侣sNASP-ASF1协同与竞争结合组蛋白H3-H4的分子机制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许瑞明团队在Genes & Development上,在线发表了题为Distinct histone H3-H4 binding modes of sNASP reveal the basis for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of histone chaperones的研

2021-11-30

Clin Cancer Res:新研究表明TCR-T细胞有望用于治疗恶性脑瘤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癌症研究中心(DKFZ)和海德堡大学曼海姆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首次利用小鼠的实验模型成功测试了一种用于治疗恶性脑瘤的新抗原特异性转基因免疫细胞疗法。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11月15日在线发表在Clinical Cancer Research期刊上,论文标题为“T cell recept

2021-11-22

Nat Cancer:揭示NR2F2通过促进癌症干细胞保持干性和抑制分化维持恶性鳞状细胞癌状态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干细胞与癌症实验室主任Cedric Blanpain教授及其团队证实NR2F2通过控制小鼠和人类癌症中的癌症干细胞和肿瘤维持,成为维持恶性肿瘤状态的重要调控因子。

2021-11-23

E3 连接酶 TRIM26 和 WWP2 竞争性结合控制胶质母细胞瘤中的 SOX2

多能转录因子SOX2对于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GSC)的维持至关重要,而GSC被认为是肿瘤生长、治疗耐药和复发的基础。

2021-11-16

Cell Discovery:揭示恶性疟原虫编码超大膜蛋白VAR2CSA识别胎盘及肿瘤细胞的分子机制

   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经按蚊传播的虫媒病。全球范围内,每年约2亿多人感染疟疾,导致40多万人死亡。此外,耐药虫株在不断出现,使得疟疾依然是世界上危害最大的寄生虫病。疟疾高发地区的女性在怀孕期间对疟原虫高度易感,且容易发展成凶险型胎盘相关疟疾(PAM),给孕妇及胎儿带来致命性的伤害。疟原虫编码的表达于被感染红细胞表面的VA

2021-11-11

Zynlonta治疗恶性淋巴瘤在欧盟进入审查,在中国进入2期临床!

Zynlonta是全球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获批的CD19靶向ADC产品,在中国由瓴路爱迪思开发。

2021-10-31

JNCI:表观遗传谱可预测CAR-T细胞治疗血液恶性肿瘤的疗效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遗传学教授Manel Esteller博士及其研究团队发现给患者使用的CAR-T细胞的DNA化学修饰谱(即表观遗传谱)决定了它们的临床疗效。

2021-10-16

BUB1B和circBUB1B_544aa通过引发染色体不稳定加重多发性骨髓瘤恶性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不可治愈的骨髓浆细胞恶性肿瘤,其特征是染色体不稳定(CIN),这导致异质性的获得,并伴随着MM进展、耐药和复发。

2021-10-22

Hepatology: MicroRNA-206 通过破坏 c-Myc 小鼠恶性肝细胞和 Tregs 之间的通讯来增强抗肿瘤免疫力

肿瘤间调节性T细胞(treg)的积累与肝细胞癌(HCC)的发病机制有关。由于对肝细胞癌的免疫抑制机制了解不足,免疫治疗在很大程度上是不成功的。

2021-10-21

研究揭示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促进胶质瘤糖酵解和恶性进展的机制

  葡萄糖是人体细胞主要的供能物质,哺乳动物细胞通过糖酵解代谢通路将1分子葡萄糖转化为2分子丙酮酸并生成2分子ATP供细胞使用,随后丙酮酸被转运至线粒体,在线粒体基质中丙酮酸通过三羧酸循环以及偶联的电子传递链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产生大量ATP分子。此外,在胞浆中丙酮酸在乳酸脱氢酶的催化下转化为乳酸并排除胞外。有假说认为,健康细胞依靠线粒

202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