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男性和女性或许会以不同的方式来处理恐惧记忆!

从实验室的小鼠到临床的人类参与者,研究揭示了恐惧记忆神经处理中深刻的性别差异。通过深入了解这些差异,我们离揭开恐惧记忆之谜,以及开发有效疗法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2024-07-22

Biol Psych:SSRI抗抑郁药不仅能改善情绪,还能改善认知功能,尤其是言语记忆

本文研究发现或科学家们揭示抗抑郁药物作用的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并为开发针对人类重度抑郁症的精准医学疗法指明了新的方向。

2024-10-09

别焦虑,管理情绪很重要!JAGS最新研究揭示:慢性焦虑或加速大脑老化,增加痴呆风险

数据表明,存在慢性焦虑和新发焦虑的个体,患痴呆症的风险分别增加了2.8倍和3.2倍。

2024-08-05

崔一卉团队揭示“压力感应细胞”在慢性压力动物的抑郁情绪发生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崔一卉团队揭示了mLH与LHbM中各自存在一小群压力编码的“起始细胞”,构成了整条LH-LHb环路中的核心功能单位,在慢性压力过程中主导了抑郁的发生。

2024-10-16

免疫系统中的细胞因子不仅能指挥免疫细胞对抗病原体,还能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行为

这两项研究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免疫-神经”双向调控模型:促炎细胞因子(如IL-17A/C)和抗炎因子(如IL-10、IL-17E)可以在同一神经元上,通过不同受体通路相互拮抗,调节情绪和行为。

2025-04-21

治疗焦虑症、PTSD新方向:研究揭示了皮质杏仁核神经基质通过内源性大麻素消退恐惧

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了内源性大麻素促进恐惧消除的过程。由于焦虑和条件性恐惧反应是许多精神疾病的常见症状,如果在人类中得到验证,这些结果可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024-07-15

最新研究证实:脑力劳动与负面情绪之间存在强烈正相关性,但这种不愉快感在亚洲地区较低

本研究证实:无论是在哪个国家、哪个人群,甚至是在什么样的任务中,“动脑思考”几乎总是伴随着负面情绪。这听起来似乎有些悲观,但其实不然。

2024-10-09

最新研究证实:生活满意度与人格特性之间具有显著且稳健的关联,情绪稳定、外向且尽责的人有更高的生活满意度

研究发现人格特性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是显著且持久的。情绪稳定性、外向性和尽责性等人格特性与较高的生活满意度显著相关,并且,这种相关性不仅在短时间内成立,还可以在长达十年的时间内保持稳定。

2024-09-11

Nat Med | 中南大学吴芳等团队合作发现情绪会影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效果

本研究表明,在接受ICIs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ED与较差的临床结果之间存在关联,强调了在癌症管理中解决ED的潜在意义。

2024-05-24

多项研究表明:「一包零食减压定律」有科学依据,咀嚼这一动作可以显著缓解压力,改善情绪

由此看来,怪不得每次临近考试、工作压力大、加班熬夜时就忍不住想要吃点零食,原来这不是嘴馋,而是大脑寻求通过简单咀嚼动作来缓解紧张、调节情绪的自然反应。

202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