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ulation:基因突变或能预测化疗所带来的心脏毒性效应
2022年1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多项药物基因组学研究发现,SLC28A3的同义基因组突变体rs7853758 (G>A, L461L)和基因内突变体rs885004或与蒽环类药物诱导的心脏毒性(AIC)的较低发生率存在统计学的关联;然而,真正的因果突变—该位点的心脏保护机制,SLC28A3和其它溶质转运蛋白(SLC)在AIC中所扮演的
国外科学家开展无ST段抬高的院外心脏骤停复苏后患者的血管造影策略研究
对于院外心脏骤停且成功复苏、心电图中无ST段抬高的患者来说,实施早期冠状动脉造影和血运重建的益处尚未明确。近日,德国莱比锡大学等单位的研究团队在医学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发表了题为“Angiography after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wit
礼来阿贝西利片再添新适应症!开创HR+, HER2-早期乳腺癌高危患者辅助治疗新时代
该适应症的获批基于一项随机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monarchE的研究结果。该研究旨在验证阿贝西利联合标准内分泌治疗相较标准内分泌治疗对于HR+, HER2-高危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该研究共从38个国家603个中心入组了5637例患者,其中包括501例中国患者。
Science封面报道:注射mRNA直接生成CAR-T,有效修复心脏功能
宾夕法尼亚大学Perelman医学院的科学家们在Science杂志以封面论文的形式发布了CAR-T治疗心脏损伤的突破成果。研究显示,通过注射包含mRNA的CD5靶向脂质纳米颗粒(LNP),能够在体内完整地产生治疗性CAR-T细胞。对心脏疾病小鼠模型的分析表明,这种创新的治疗方法能够成功减少纤维化以及恢复心脏功能。这项成果不仅代表了CA
Cardiovasc Med:心脏病风险因素或能改变心脏的结构和外观
来自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表示,某些心脏病风险因素或与心脏形状和外观的常见改变存在一定关联。
注射脂质纳米颗粒封装的mRNA在体内产生CAR-T细胞,可显著逆转心脏纤维化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类似于基于信使RNA(mRNA)的COVID-19疫苗,一种实验性免疫疗法只需注射一次mRNA就能暂时重编程患者的免疫细胞以攻击特定靶标。
欧盟扩大吉利德Veklury(瑞德西韦)适应症:治疗不需要补氧、有高风险发展为严重COVID-19的成人患者!
Veklury是一种抗病毒药物,在3期研究中,与安慰剂相比,将COVID-19相关住院或全因死亡的风险显著降低了87%。
Current Biology:全寄生植物盾片蛇菰的线粒体基因组结构、复制机制与转录模式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寄生植物通过吸器从寄主植物获得生存所需的营养,是一种独特的生活习性,该习性在被子植物中独立起源了十二次,产生了4500多种寄生植物。寄生植物通常表现出营养器官退化、叶绿素部分或全部丢失、基因组特化等特征。研究寄生植物的基因组特征有助于我们理解其寄生习性的进化机制。植物细胞内有三大基因组,即核基因组、质体基因组和线粒体基因组。目前寄生植物的基因组研究主要聚焦于
又打呼噜又失眠,更易患心脏病且死亡风险更高
睡眠是人体的一种修复过程,可以恢复精神和解除疲劳。人的一生中,大约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良好的睡眠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之一,而睡眠时间过短或睡眠不佳均会影响健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影响全世界约10亿人,是最普遍的睡眠障碍之一。几乎所有病人睡眠后都有较高的鼾声,患者白天嗜睡,往往在谈话间不自觉地入睡。失眠是一种
Genome Biol:科学家识别出与人类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相关的风险基因
2021年12月30日 讯 /生物谷BIOON/ --每出生100个婴儿中就有1个会被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CHD,congenital heart disease),其是引发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然而目前研究人员对引发这些发育障碍的遗传原因知之甚少,这或许就影响了准确的产前遗传测试技术的开发和进展。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Genome Biology上题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