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Hepatology: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炎性环境促进肝癌的发生

肝细胞癌仍然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重要原因。肝细胞癌相对隐匿性较强,一般诊断为晚期,预后较差。此外,肝细胞癌的异质性降低了靶向治疗的有效性。

2022-09-05

Blood Cancer Discov:肿瘤免疫环境中的特定成分可能影响BCMA CAR-T细胞对骨髓瘤的疗效

在未来,Dhodapkar及其同事们计划利用临床前模型,从机制上深入了解他们确定的因素如何影响反应持久性。

2022-09-13

藻细胞壁增厚调控机制研究获进展

研究发现,α-1,6-甘露糖基转移酶(HpOch1)基因在红球藻细胞壁增厚过程中发挥关键的调控作用,通过抑制HpOch1基因的表达,该藻细胞壁结构发生明显重塑

2022-08-25

Theranostics: 谷氨酰胺在克服涎腺恶性肿瘤免疫抑制环境中的作用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免疫微环境的调节通过调节肿瘤免疫监视和逃避在抗癌免疫中起着关键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免疫抑制网络促进了癌症的进展、转移和对治疗的抵抗。

2022-08-29

抑制RASA2基因可让T细胞在肿瘤环境中持续杀死癌细胞,有望治疗一系列实体瘤和液体肿瘤

用于免疫治疗的T细胞会因为对抗癌细胞的任务而变得功能衰竭,或者在进入肿瘤时失去活性。

2022-08-29

细胞外一步法热泳检测用于前列腺癌精准诊断方面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孙佳姝课题组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教授戴波合作,在基于一步法热泳的细胞外囊泡膜蛋白逻辑运算用于前列腺癌精准诊断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2022-07-18

武汉大学: 癌细胞通过miR-let-7致胞外小介导的P53/PTEN下调来破坏正常上皮细胞

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在2020年仍然是唇部和口腔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全球第18位最常见的肿瘤;它通常始于上皮增生症,持续到异型增生和原位癌,最终发展为浸润性癌。

2022-08-12

科研人员 研发特异性荧光探针 “点亮”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灶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中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淋巴结是否存在肿瘤细胞转移是乳腺癌患者整体存活率重要的预测因素。

2022-08-12

研究揭示菘蓝及其有效成分抑制中蜂状幼虫病病毒感染蜜蜂的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中华蜜蜂利用与生态团队和美国农业部蜜蜂研究实验室合作,研究揭示菘蓝及其有效成分抑制中蜂囊状幼虫病病毒感染蜜蜂的机制。

2022-08-08

J Extracell Vesicles: 三维动态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细胞外

来源于不同组织来源的人间充质干细胞(HMSCs)被广泛认为是中风、阿尔茨海默病、多发性硬化症、心肌病、移植物抗宿主病、传染病等疾病的干细胞治疗的有前途的候选细胞。

2022-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