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Biomaterials: 谷氨酸延伸肽抗原和咪唑喹啉TLR7/8激动剂经可电离脂质纳米颗粒共递送可诱导保护性抗肿瘤免疫

该研究揭示了谷氨酸延伸肽抗原和咪唑喹啉TLR7/8激动剂经可电离脂质纳米颗粒共递送可诱导保护性抗肿瘤免疫。

2024-07-27

Nature:新研究在链霉菌中发现一类形似伞状的有毒蛋白颗粒

通过分析数千个公开的细菌基因组,圣路易斯大学的Dapeng Zhang和他的研究生Youngjun Tan发现,许多其他种类的细菌也有制造伞状有毒蛋白颗粒的基因。

2024-05-01

Science:原噬菌体末端酶在氧化应激下竟能分解沙门氏菌tRNA

整合到沙门氏菌基因组中的一种原噬菌体是这种人类常见病原体的致命弱点。

2024-04-28

Redox Biology:肠道细菌通过氧化应激加剧TNBS诱导的结肠炎和肾损伤

本研究表明,富含硫醇蛋白质的饮食干预可能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预防和治疗方法。这些发现可能对开发治疗结肠炎和相关肾损伤的新疗法具有重要意义,并可能最终改善这些疾病患者的预后。

2024-04-27

ACS Nano:大分子系链的表面交联增强了病毒样颗粒对粘膜应激因子的抵抗力

来自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健康科学与技术系的Ahmed Ali教授及其团队使用同双官能团聚乙二醇系链交联了多个噬菌体表面氨基酸残基。

2024-01-26

蔡宇伽/洪佳旭团队开发全新疫苗技术:树突状细胞靶向性类病毒颗粒,作为mRNA疫苗载体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疫苗技术——DVLP,能够在体靶向DC,同时递送mRNA和展示抗原蛋白,并激发强烈的体液免疫反应和细胞免疫反应。

2024-05-09

中国首个国际注册中药复方临床研究,证实参白颗粒显著降低结直肠腺瘤术后复发率

结果表明,参白颗粒在预防CRA复发方面表现出色,相较于过去的化学预防药物,其疗效显著(减少CRA复发率16.07%),安全性高,采用天然植物炮制,避免了化学药物的潜在副作用。

2024-04-11

无孔不入的微塑料颗粒有多可怕?最新研究:微塑料在被摄入后能穿越肠道进入血液系统,损伤人体造血功能

深入探究微塑料颗粒从哪里来、有多少、到哪里去、有多少危害,是制定策略减少塑料污染、保护我们健康生活的关键。

2024-05-07

​J Hepatol | 复旦大学王宣春团队发现调节肝脏内质网应激和脂肪变性的新机制

该研究表明,scEMC10促进,而mEMC10抑制小鼠肝细胞PERK-eIF2α-ATF4信号通路的激活和其相关的脂肪肝,这进一步得到临床研究结果的支持。

2024-04-13

Nat Biomed Eng | 上海交通大学蔡宇伽等团队合作开发全新疫苗技术:树突状细胞靶向性类病毒颗粒,作为mRNA疫苗载体

该研究报道了一种基于DCs靶向病毒样颗粒(DVLP)的mRNA疫苗技术。DVLP传递的抗原mRNA引发了强烈而持久的适应性免疫反应。

2024-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