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从结构上揭示端锚聚合酶工作机制,为开发出更好的抗癌药物奠定基础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伦敦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揭示了一种参与一系列细胞过程的关键蛋白的内部工作原理,这可能为开发更好的和毒性更低的癌症药物铺平道路。
西番莲脂氧合酶基因家族参与果实成熟和酯的形成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热科院海口站在鉴定西番莲脂氧合酶(PeLOX)基因家族参与果实成熟和酯的形成方面取得新进展,该研究成果阐述了西番莲脂氧合酶基因家族在非生物胁迫诱导和果实成熟过程中的表达规律
盐野义3CL蛋白酶抑制剂Xocova获日本紧急批准:治疗轻中度COVID-19!
Xocova(ensitrelvir)是一种口服抗病毒药物,每天一次为期5天疗程,治疗轻中度COVID-19,可快速消除5种典型的奥密克戎(Omicron)相关症状,降低病毒滴度。
长效α-半乳糖苷酶A产品pegunigalsidase alfa在美国申请上市!
pegunigalsidase alfa是长效重组聚乙二醇化交联α-半乳糖苷酶A,半衰期约80小时。
破局菌种「芯片」困境,第九届微生物育种工程与应用评价研讨会即将落地无锡
1929 年,青霉素被发现,这是现代医学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节点。自那以后,以青霉素为代表的抗生素拯救了无数生命,而当年发现的青霉素极其少量,根本不可能支撑起巨大的需求。
Small: 纳米酶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心脑血管疾病在世界范围内造成巨大且不断增加的健康负担,每年导致最多的残疾和死亡。这些疾病具有共同的风险特征,如肥胖、高血压、高脂/糖代谢和氧化应激,从而干扰我们体内的许多生物过程。
揭示MTCH2是线粒体外膜蛋白插入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揭示一种与许多细胞过程、甚至癌症和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有关的蛋白---MTCH2---充当各种蛋白进入线粒体外膜的门户,它是线粒体外膜蛋白插入酶。
《自然》子刊:苏州大学团队构建“特洛伊木马”工程菌,穿透血脑屏障,直捣胶质母细胞瘤
本项研究巧妙地利用了兼性厌氧型细菌能够穿透血脑屏障并特异性定植在GBM肿瘤内部的特点,将其开发为药物递送的有效载体,再结合纳米颗粒光热诱发这样的非侵入性新型治疗手段,最终实现了对GBM的高效杀伤
苏州大学李杨欣团队揭示circHIPK3通过作为支架募集泛素连接酶降解HuR来预防心脏衰老
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衰老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发展的一个主要过程,但其潜在的分子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未知。原因之一是缺乏合适的动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