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Human Repro:科学家有望开发出诊断早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新型无创血液检测手段

对于患者和卫生系统而言,血液测试要比目前使用的超声、侵入性的腹腔镜、MRI和活检来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更具成本效益,而且目前研究人员正在努力加强这种新型测试在临床应用中的稳健性和可靠性。

2025-01-22

Science:在子宫内和儿童早期摄入较少的糖分可显著降低中年慢性病的风险

这项研究是一项更大规模的研究工作的第一个,该研究旨在探讨早期对糖的限制如何影响成年后更广泛的经济和健康结果,包括教育、财富以及慢性炎症、认知功能和痴呆。

2024-11-26

Nature:避孕药对大脑的影响:一位研究者自我扫描75次揭开谜团

研究不仅将提高女性健康研究的水平,也将推动整个神经科学领域的发展,为个性化医学和健康管理带来新的突破。

2024-10-24

Biomedicines:揭示宿主和细菌细胞外囊泡在人类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过程中扮演的关键角色

基于本文综述,研究者认为,EVs和BEVs或能参与微生物组和免疫系统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从而潜在促进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进展并调节病变微环境。

2025-01-21

子宫类器官研究表明:子宫上皮细胞分化存在年龄差异,并且和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紧密相连

研究利用新生小鼠子宫内膜类器官及共培养模型发现,子宫上皮存在年龄依赖性的可塑性变化,间充质在其分化中起关键作用,且子宫发育早期机制与子宫内膜癌等疾病存在关联。

2025-02-18

Nature:为什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疼痛治疗一直停滞不前?新研究能否带来突破?

子宫内膜异位症作为一种被严重低估且影响深远的疾病,影响了全球数亿女性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其研究和治疗亟需更多的关注与投入。

2024-11-18

Reprod Sci:靶向性癌细胞疗法或能减缓子宫内膜癌的进展

本研究结果表明,Erbb2在PTEN突变小鼠的子宫内膜癌中扮演着癌基因的角色,这意味着,Erbb2靶向作用或能用作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来治疗PTEN缺陷的子宫内膜癌,并减缓癌症的进展。

2024-09-01

Science | 男性避孕药新突破,可实现安全可逆的非激素性避孕

STK33被认为是一个具有最小安全风险的可行避孕靶点。已经有STK33抑制剂被描述,但尚无特异性用于体内化学干扰STK33功能的抑制剂。

2024-05-27

美国科学家发现,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女性患卵巢癌的风险增加320%

Schliep团队基于美国犹他州人口数据库中超45万名女性的数据,发现与没有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女性相比,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女性患卵巢癌的风险增加320%。

2024-08-05

Science:开发男性避孕药有戏!新研究发现靶向抑制STK33可使雄性小鼠不育,而且这种抑制是可逆的

来自贝勒医学院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动物模型表明,一种新型的非激素精子特异性方法为可逆的人类男性避孕提供了一种很有前景的选择。

2024-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