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清明: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必须向创新科技方向发展
建国70周年以来,国务院有关部门对医疗器械行业高度关心与支持,特别是行业监管部门和主管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从法规条例到行业标准的制定,为这个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中国医疗器械公司董事长、全国人大代表于清明表示,药品的今天就是医疗器械的明天,但医疗器械有别于药品,从产业形态以及发展规则来看,还需要各有关部门的继续鼓励与支持。医疗器械是光机电、生物、化学高科技的结合体。纵观建国以来,
首款可交互操作胰岛素泵获FDA批准上市 可定制个性化治疗
日前,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了Tandem Diabetes Care公司t:slim X2胰岛素泵的上市许可,用于为患有糖尿病的儿童和成人提供皮下胰岛素注射。这也是首款具有可交互操作技术的胰岛素泵获得批准。在美国,有近10%的人被诊断患有糖尿病,该类患者使用胰岛素调节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的能力遭到破坏。而这款新型胰岛素泵被称为备用控制器启用(ACE)输液泵,或ACE胰岛素泵
C2N创新血检获FDA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
日前,C2N Diagnostics公司宣布,该公司独创的大脑淀粉样变性血检获得美国FDA授予的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这款血检将用于对接受阿兹海默病(AD)诊断的个人的大脑淀粉样蛋白病理进行筛查。FDA的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将加快这一检测的研发过程。同时C2N公司宣布启动名为PARIS的关键性临床试验,验证C2N大脑淀粉样变性血检的临床诊断表现。A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它影响全球3
众安上线企业团险系统“智心”,嵌入弹性福利服务,实现个性化定制
10月23日,国内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保险首度向市场揭开了其企业团险业务新面貌,并宣布上线了最新研发的企业一站式员工健康福利管理系统——“智心”,这标志着众安用科技赋能企业团险业务的新起点。“保险科技创新不仅止于个险场景,也应在企业团险业务中发挥重要作用。众安企业团险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智能化保障服务同时,也希望企业为员工选择团险福利时,省时省力、减负减压。”众安健康险事业部总经理刘海姣表示。互联
国家食药监械注册司发布《定制式医疗器械监督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
关于征求《定制式医疗器械监督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食药监械管便函〔2018〕4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有关单位: 为规范定制式医疗器械注册监督管理,保障定制式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满足患者个性化需求,经过广泛调研和深入研究,我司组织起草了《定制式医疗器械监督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请于2018年10月
Nature:利用胚胎干细胞从头构建定制的大脑区域
2018年10月12日/生物谷BIOON/---研究遗传学如何影响脑部疾病的科学家们长期以来寻求一种更好的实验模型。经过基因修饰的细胞系的体外培养物能够揭示某些基因如何影响精神疾病和脑癌产生的一些线索。但是这样的模型不能够提供可由经过基因修饰的小鼠提供的大脑功能的真实形式。即便这样,精心培育的用于研究基因如何影响大脑的小鼠也有几个缺点。培育周期冗长且成本高,并且所需的基因特异性仅在小鼠幼仔出生时才
药监局公布新修订免于进行临床试验医疗器械目录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厅字〔2017〕42号)、国务院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求,进一步做好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工作,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遴选了新一批免于进行临床试验的医疗器械(含体外诊断试剂)目录。为配合实施新修订的《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组织对前期已
新政策或将破冰3D打印定制医疗产品
医用3D打印作为制造业具有代表性的颠覆性技术,3D打印在生物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也在不断加深。3D打印技术对于个性化医疗器械的开发生产、医疗新技术的研发转化、制药企业新药创制等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新的成果不断应用于临床实践。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到现在的30年里,3D打印从开始运用于汽车和航天等制造业,到近几年应用于医疗行业,打印出组织器官,并且协助完成手术,3D打印可谓改变了生产观念。在医疗行业,3
2018全球医疗器械公司TOP10榜单
每年Medical Design&Outsourcing网站都会根据各公司的金融监管机构备案文件以及在医疗器械业务方面的营收情况进行全球100大医疗器械公司的排名。近日该网站发布了2018年全球医疗器械公司TOP100榜单。与往年榜单相比,2018年榜单反映了该行业在过去一年中发生了更多的整合。排名TOP10公司中,仅美敦力和强生排名未发生变化,仍稳居榜单前两位,其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发布 明年起执行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总局令第1号,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将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办法》明确了医疗器械上市许可持有人的主体责任,按基本要求、个例不良事件、群体不良事件、定期风险评价报告,分别规定了报告与评价的时限、流程和工作要求,细化持有人风险控制要求,规定持有人应当主动开展再评价,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