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者们揭示了肺靶向脂质纳米颗粒递送可溶性PD-L1 mRNA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以非心源性肺水肿、双侧胸片混浊和严重低氧血症为特征的严重呼吸系统疾病,其病因包括肺和肺外因素,如细菌性和病毒性肺炎、误吸、肺挫伤和严重全身感染。

2023-12-27

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研究者们指出牛蒡子苷改善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肝移植虽已成为终末期肝病和肝脏恶性肿瘤不可回避的治疗手段,但术后仍存在诸多问题,且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不可避免,是临床难题。

2023-10-25

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者们揭示了胃癌相关成纤维细胞通过铁调控诱导铁死亡

胃癌(GC)是一种原发性恶性肿瘤,在全球范围内造成重大健康负担,是2020年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四大原因。新辅助放化疗和胃癌根治术是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是由于转移和复发,不可切除胃癌患者的总体预后不佳

2023-10-24

杭州师范大学徐晨婕团队揭示白细胞端粒越短,痴呆风险越高

总的来说,该研究阐述了白细胞端粒长度(LTL)和痴呆症风险之间的关联,提供了潜在的临床意义。由于LTL很大程度上是遗传性的,遗传了较短LTL的个体可能容易患痴呆症,这也使得LTL成为一种有潜力的痴呆症

2023-09-18

Cell Stem Cell:西湖大学何灵娟团队揭示怀孕引发母体肝脏增大的细胞起源及机制

无论是自然怀孕还是雌激素诱导,增殖最多的肝细胞都集中在Zone 2,到底是什么机制调控了Zone 2 肝细胞的增殖优势特性?研究人员推测Cyclin D1可能在这里面发挥重要作用,因为Cyclin D

2023-10-08

中山大学许丽霞/于君/李晓星团队构建胆道癌患者来源的类器官,并进行药物筛选和临床应用

该研究成功建立了一个胆道癌患者来源的类器官(BTC PDO)文库,并证实了其可作为个性化化疗药物筛选的有效工具。该研究还鉴定了不同化疗药物反应的BTC PDO的基因表达特征

2023-11-13

比类器官更进一步,西湖大学蔡尚团队构建乳腺微器官,模拟乳腺复杂生理及肿瘤发生

该研究开发的培养方法,成功建立了在结构功能、细胞组成、分子特征、干细胞动态以及肿瘤发生等方面与小鼠乳腺组织高度相似的乳腺微器官,为器官生理功能及疾病发生的细胞生物学研究搭建了新的平台。

2023-11-07

香港大学研究发现,每多吃一口猪肉、牛肉,都会增加糖尿病、心脏病风险

综上,结果表明,大量食用未加工和加工的红肉,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风险。

2023-10-12

哈尔滨医科大学团队发现,电针灸可有效激活调节免疫状态,破解MSS型肠癌免疫治疗困局

作为一项概念验证性的初步动物实验,本次研究为电针灸在MSS型肠癌中的临床探索奠定了基础,至于是否会打开电针灸全面助力免疫治疗使用的大门,那就要看后续科学家和临床工作者们的努力啦。

2023-11-22

重庆医科大学的研究者们揭示了一种很有前途的肝细胞癌治疗方法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高果糖玉米糖浆(HFCS)的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并在食品和饮料中广泛使用,导致每日果糖消费量急剧增加。

2023-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