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子刊:揭示非甾体抗炎药如何加剧艰难梭菌的胃肠道感染
艰难梭菌(Clostridioides difficile)是全球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主要病因。为什么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 NSAID)
PNAS:一种新型化合物或有望杀灭艰难梭菌并有效预防机体再感染
来自美国圣母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有望治疗艰难梭菌感染患者的新方法,文章中,研究人员搜索了医学数据库从而寻找可能在抵御艰难梭菌感染患者机体中表现较好的抗菌分子。
多篇重要研究成果解读近期科学家在机体肠道菌群研究领域取得的新进展!
如今大量研究证据表明,机体肠道菌群对于人类健康非常重要,且与多种疾病的发生直接相关,本文中,小编整理了科学家们近期在肠道菌群研究领域取得的新进展,分享给大家!
人类机体肠道中的肠球菌或会促进艰难梭菌的感染并增强其毒力!
来自费城儿童医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一种抗生素耐药性的机会致病菌—肠球菌或能与艰难梭菌相互协作,重塑并增强肠道中的代谢环境,从而使得艰难梭菌不断茁壮成长。
Nature子刊:戴卓君课题组通过工程化空间隔离实现多物种菌群的构建
该研究中,科研人员开发了利用空间分隔的策略构建微生物群落的方法。MSBC平台可以通过调整不同MSB的种类、数量和培养体积来灵活、精确调控群落结构并可轻松扩大规模。
Nature Communications:科学家解析艰难梭菌外部蛋白质层结构
艰难梭菌(Clostridioides difficile)是造成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和医院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它对治疗肠道感染的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因此,充分了解艰难梭菌的细菌结构对于治疗艰难梭菌
Cell:西湖大学陶亮团队等揭示艰难梭菌毒素入侵人体“新大门”
艰难梭菌感染是社区和临床最常见的病原菌感染之一,可造成包括腹泻、伪膜性结肠炎、脓毒症在内的一系列病症,严重时危及生命,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艰难梭菌有5个主要进化分支,其中二型分支由于其强致病性又被称为超毒力分支,是近年来造成多次爆发感染的罪魁祸首。外毒素B(TcdB)是艰难梭菌致病的关键因子,依据序列差异可分为数个亚型,在毒理和病理上存在一定差异。超
科学家首次证实,卡姆果的单多酚能够通过肠菌,改善免疫治疗的疗效
近日,来自蒙特利尔大学研究中心的Bertrand Routy团队,针对如何调控肠道菌群来提高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的治疗效果这一问题,在著名期刊Cancer discovery杂志上发表了重要研究成果。他们发现,从卡姆果提取出的栗木鞣花素通过与肠道菌群直接相互作用而具有抗肿瘤活性,不仅可以改变肿瘤免疫微环境,还能改善抗PD-1抗体 (αPD-1)治疗的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