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 Biomed Eng:科学家利用改进型相关病毒载体来运输基因疗法进入机体中枢神经系统治疗人类大脑疾病

来自美国布莱根妇女医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对作为基因运输工具的AAVs进行了优化,并改善了其运输药物来治疗人类脑癌(比如胶质母细胞瘤)和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遗传性疾病的效率和潜力。

2022-10-24

研究揭示蜜蜂新生咽下的磷酸化修饰

这项研究揭示了咽下腺发育过程中磷酸化的详细过程,并为了解这两个蜂群中新出房蜂咽下腺发育的生物学活性提供了研究基础。

2022-09-23

阿姆斯特丹大学和阿姆斯特丹弗里耶大学: 科学家最新揭示了参与调节人唾液组蛋白1的内化、线粒体靶向和激活特性的信号轴

组蛋白(HST)多肽家族由至少12个小的、阳离子的和富含组氨酸的多肽组成,主要存在于高等灵长类动物的唾液中。

2022-09-15

Theranostics: 谷氨酰胺在克服涎恶性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中的作用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免疫微环境的调节通过调节肿瘤免疫监视和逃避在抗癌免疫中起着关键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免疫抑制网络促进了癌症的进展、转移和对治疗的抵抗。

2022-08-29

Nature:首次证实,胃肠道病毒可通过唾液传播

在成年小鼠中,鼠诺如病毒或轮状病毒的部分(但非全部)毒株被发现能在唾液腺中复制,而且替小鼠幼崽注射受感染成年小鼠的唾液后也会导致感染。

2022-07-01

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等肠道病毒可通过唾液传播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类已知会导致严重腹泻疾病的肠道病毒可以在小鼠的唾液腺中生长,并通过其唾液传播。

2022-07-05

Nat Commun:短暂表达嘌呤碱基编辑器有望治疗早年衰老综合征

人类基因组中最常见的突变是C>T突变,它导致了所有由点突变导致的遗传病的一半。

2022-06-14

PNAS:蝙蝠通过唾液腺免疫抑制毒素促进病毒传播

蝙蝠被认为是许多微生物的潜在宿主,其中部分微生物可以感染其他动物和人类而导致人畜共患病。它到底是通过什么来促进病毒传播?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赖仞牵头的联合团队研究发现:蝙蝠通过其唾液腺免疫抑制毒素可能促进病毒驻留与传播。科研人员介绍,蝙蝠作为唯一会飞的哺乳动物,其寿命较长、肿瘤发生不敏感,即使携带众多病毒也不易引起临床疾病特征发生。虽然根据蝙蝠的

2022-03-13

前列素可使肺再生,“沉默的杀手”无处可逃

COPD作为呼吸内科中最常见的肺部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是易感个体的组织破坏增加以及组织修复异常,由于目前的疗法不能改变疾病的进程,因此有必要开发针对组织再生的新治疗策略。

2022-05-13

Molecular Cancer:暨南大学张灏团队在唾液中发现食管癌踪迹!

食管癌是全球癌症发病率中排名第七,癌症死亡率排名第六的恶性肿瘤,已经导致了极大的医疗和经济压力,其中90%的食管癌病理类型是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确诊时往往已经处于进展期,并伴随淋巴结转移,这导致ESCC的5年生存率大约只有20%[1–3]。早期发现和诊断ESCC,是防治工作的关键。近年来,液体活检在非侵入性癌症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研究,它主要基于来自癌症

2022-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