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以岭院士荣获“国之大医·特别致敬”荣誉称号
2019年8月9日,主题为“推举医者榜样,引领尊医舆论,促进人民健康”的第三届国之名医盛典在人民日报社举行,吴以岭院士荣获“国之大医·特别致敬”荣誉称号。 “国之名医盛典”是人民网、健康时报主办,人民日报社及其社属媒体共同支持、参与的年度“医生学术活动”。活动以“权威、客观、公正”为原则,旨在通过活动载体,形成促进我国名医成长的政策、机制、舆论、学术、社会环境,激发医生做名医的内生动力与职业尊崇感
华大智造测序仪进驻泰国国家基因工程和生物工程中心
2019年8月5日,华大智造基因测序仪MGISEQ-2000RS 在泰国国家基因工程与生物工程中心( BIOTEC) 基因组研究实验室正式装机,标志着华大智造测序平台首次在泰国国家级研究机构投入使用。这是华大智造测序仪走出国门的夯实一步,截止目前全球已有22个国家使用华大智造测序仪,这也将进一步助力全球基因组学研究进程。泰国国家基因工程与生物工程中心(以下简称BIOTEC)于1983年9月20日由
研究揭示内质网蛋白Nogo-B促进肝脏炎-癌转化新机制
肝癌是第二大癌症,与其他肿瘤相比,肝癌发生的诱因常由于长期的肝脏慢性炎症,如慢性乙型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等。在诱导炎症发展成肿瘤的众多因素中,炎性微环境的差异是肝脏炎-癌转化的重要决定性因素。但是,这种炎性微环境如何激活细胞诱导癌变的调控网络和功能机制仍未阐明。7月29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杨鹏远课题组的
海尔血液网荣获中国ECR卓越项目奖 推进标准落地
近日,以“数字协同 新智零供”为主题的第十七届中国ECR大会在山东青岛盛大开幕,海尔生物医疗受邀参加此次盛会,并凭借《物联网血液安全及信息共享管理方案》荣获2018年度案例卓越项目奖。会上,宝洁、沃尔玛、联合利华、阿里巴巴、京东、海尔生物医疗等70多家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零售商、品牌商、服务商联合发起《商业诚信交货》倡议活动,以提高流通标准化、信息化、集约化水平,提升全行业供应链效率,推动零供之间
国家药监局:豁免1400种医械临床实验 影响大批械企
8月1日,国家药监局器审中心发布《免于进行临床试验医疗器械目录(2019年修订稿征求意见稿)》(下称“2019版《豁免目录(意见稿)》”),共996种医疗器械和420种体外诊断试剂免于进行临床试验。据赛柏蓝器械统计,和2018版相比,2019版《豁免目录(意见稿)》新增142种医疗器械和27种体外诊断试剂,还对19种医疗器械扩大了豁免范围或对描述进行了修订,新增的142种医
沙利文授予微医“2019沙利文中国新经济奖”
基于近几年对中国互联网医疗服务市场的调研和分析,以及对业内相关公司的研究和评估,全球著名增长咨询公司Frost & Sullivan弗若斯特沙利文(以下简称“沙利文”)授予微医集团“2019沙利文中国新经济奖”,由香港独立非执行董事协会创会会长范仁达先生和沙利文执行总监毛化先生为微医集团副总裁程怡女士颁奖。 沙利文授予微医“2019沙利文中国新经济奖” 科技赋能医疗,驱动医疗、医药、医保
3年68万例AI糖网筛查 中国糖网筛防工程该怎样逐步筛遍全国?
国民缺乏疾病预防意识。这是东南大学中大医院孙子林教授在20年的就医过程中最大的感悟。作为一名资深的内分泌科医生,他经手的患者难以计数,但其中的三次经历他始终印象深刻。“十几年前,我们医院来了一个农村小女孩,被确诊为I型糖尿病,因为家庭经济原因,患者来的时候病症已经很严重了。而过去重男轻女的观念,导致家属对于这个女孩的治疗也不积极,最后的结果,我感到非常遗憾。”“第二个是前几年遇到的一个
Science:内质网自噬让细胞保持健康
2019年7月14日讯/生物谷BIOON/---未折叠蛋白反应(UPR)通过包括内质网相关性降解(ER-associated degradation, ERAD)在内的多种机制维持内质网稳态。ERAD识别末端错误折叠或未组装的蛋白,并让它们跨过内质网膜逆向转位到细胞质中,在那里它们被蛋白酶体降解。然而,某些与疾病相关的易聚集的蛋白(下称易聚集蛋白)不能被ERAD清除,但可通过其他途径处理掉。易聚集
剑指罗氏三大王牌制剂(赫赛汀、安维汀、美罗华)!辉瑞3款肿瘤学生物仿制药获美国FDA批准
2019年07月24日/生物谷BIOON/--辉瑞(Pfizer)近日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Ruxience(rituximab-pvvr,利妥昔单抗),该药是罗氏品牌药美罗华(Rituxan,通用名:rituximab,利妥昔单抗)的生物仿制药,用于成人患者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肉芽肿伴多血管炎(GPA)、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此
研究揭示内质网融合蛋白调控膜转运的分子机制
6月25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胡俊杰课题组的研究论文“Atlastin-mediated membrane tethering is critical forcargo mobility and exit from the endoplasmic reticulum”。该研究发现内质网膜融合蛋白atlastin(ATL)参与调节内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