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乙肝功能性治愈!新型双特异性蛋白免疫疗法IMC-I190V进入临床试验:重新定向T细胞,清除HBV感染的细胞!

IMC-I190V旨在使免疫系统识别并消除病毒感染的细胞,基于ImmTAV(针对病毒的免疫动员单克隆T细胞受体)技术开发。

2021-05-20

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细胞外小泡可促进小鼠局灶脑缺血后脑血管生成、脑重塑和神经功能恢复

来源于右侧细胞类型的间充质基质细胞(MSC)来源的小细胞外小泡(SEV)可促进中风的康复。在这一过程中,微血管重塑起着核心作用。因此,作者研究了MSCsEVs对体外培养的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CMEC/D3)增殖、迁移和管状形成的影响,以及对小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后缺血后血管生成、脑重塑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在体外,从低氧(1%O2)而不是“常氧”(

2021-06-17

治愈早期肺癌!Imfinzi(英飞凡)展现空前生存益处:治疗不可切除III期肺癌,5年存活率43%!

在中国,Imfinzi于2019年12月获批,标志着不可切除III期非小细胞肺癌迎来了免疫治疗新时代。

2021-06-05

PNAS:新研究揭示出5种HIV潜伏促进剂,为功能性治愈HIV奠定基础

2021年4月1日讯/生物谷BIOON/---在感染人体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俗称艾滋病病毒)会进入一种长时间的不活跃的潜伏状态,在免疫细胞中形成一种潜伏的病毒库。这种潜伏状态可能会持续到基因表达的随机波动(或者说噪音),或者活化细胞因子或抗原的存在会触发这种病毒的重新激活。感染者需要终身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RT)来控制这种病毒。在治疗停止后,潜

2021-04-01

Science:新研究揭示肠道杯状细胞的多样,并发现隐窝间杯状细胞亚群对维持结肠粘液屏障功能至关重要

2021年4月17日讯/生物谷BIOON/---人体与其肠道微生物的错综复杂的平衡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宿主与微生物相互作用的一个关键界面发生在覆盖肠道上皮表面的粘液中。在结肠中,粘液层作为一种屏障,抑制了上皮与密集的微生物群体的直接接触。这一系统存在缺陷是结肠炎的标志。粘液层在结构上依赖于高分子粘蛋白MUC2,它是由杯状细胞(goblet cell, GC)

2021-04-17

脊髓肌萎缩症(SMA)首个口服药!罗氏Evrysdi治疗2年持续改善运动功能和存活率,在中国已进入审查!

Evrysdi的上市标志着一个里程碑:可在家服药,治疗广泛SMA患者(1/2/3型)。

2021-04-15

Science:间歇“休整”通过表观遗传学重塑过程恢复CAR-T细胞功能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简称 “CAR-T”)正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肿瘤患者的治疗。 CAR-T细胞疗法在血液系统癌症患者中显示出令人鼓舞的结果,但其抗癌活性可能受到CAR-T细胞功能有效性的限制。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来自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Crystal L. Mackall教授课题组表征了连续活动引起的CAR-T细胞衰竭相关的表型和表观基因组变化,以及短暂休

2021-04-03

脊髓肌萎缩症(SMA)首个口服药!罗氏Evrysdi治疗2年可改善或维持运动功能,在中国已进入审查!

Evrysdi标志着一个里程碑:可在家服药,治疗广泛SMA患者(1/2/3型)。

2021-03-17

阻断胰岛素抑制受体可导致胰岛素信号通路增强和功能性β细胞增加,有望开发出糖尿病治愈疗法

2021年2月2日讯/生物谷BIOON/---在科学界庆祝胰岛素诞生100周年和胰岛素受体发现50周年之际,来自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赫尔姆霍茨中心(Helmholtz Zentrum Muenchen)和德国糖尿病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发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发现了一种新型的、可药用靶向的胰岛素抑制受体,命名为“inceptor”。这项新的研究是糖尿病研究的一个重要里程

2021-02-02

研究发现炎症肠病中影响肠道干细胞功能的新机制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员詹丽杏研究组与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教授刘占举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以Macrophage-derived EDA-A2 inhibits intestinal stem cells by targeting miR-494/EDA2R/β-catenin signaling in mice为题,在线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