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人员设计“变构+竞争”双重作用模式的高选择性RIPK1抑制剂

  细胞程序性坏死(Necroptosis)是一种受控的细胞坏死方式,受体相互作用激酶1(RIPK1)在死亡受体介导的细胞程序性坏死通路中发挥关键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开发靶向RIPK1的高活性、高选择性抑制剂能够为炎症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肿瘤、脓毒血症等的治疗提供新途径。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周兵、唐炜、许叶春研究团队,以

2021-12-21

创新药芦曲泊帕上市获正式受理

​近期,亿腾医药引进的新一代口服小分子TPO受体激动剂芦曲泊帕片上市注册申请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受理。适应症为用于计划接受手术(含诊断性操作)的慢性肝病(Chronic Liver Disease, CLD)成人患者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

2021-12-08

Alzhe & Deme:科学家绘制出与人类阿尔兹海默病发病相关的糖基化模式图谱

2021年12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大脑中的N-链蛋白糖基化是研究人员在葡萄糖利用过程中并未充分研究的一个方面,其影响着多种细胞过程,包括静息膜电位、轴突激活和突触囊泡运输等。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Alzheimer's & DementiaIn上题为“situ spatial glycomic imaging of mouse

2021-12-22

Current Biology:全寄生植物盾片蛇菰的线粒体基因组结构、复制机制与转录模式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寄生植物通过吸器从寄主植物获得生存所需的营养,是一种独特的生活习性,该习性在被子植物中独立起源了十二次,产生了4500多种寄生植物。寄生植物通常表现出营养器官退化、叶绿素部分或全部丢失、基因组特化等特征。研究寄生植物的基因组特征有助于我们理解其寄生习性的进化机制。植物细胞内有三大基因组,即核基因组、质体基因组和线粒体基因组。目前寄生植物的基因组研究主要聚焦于

2021-12-22

牛肝菌目物种从褐腐到共生的创新进化史研究获进展

 在森林土壤中,木材分解真菌、枯枝落叶分解真菌和外生菌根真菌形成错综复杂的菌丝网络。作为有机物的分解者,腐生真菌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植物的共生伙伴,外生菌根真菌可以将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碳水化合物转移到土壤微生物群落中,供微生物利用。研究腐生真菌和共生真菌在碳源、氮源获取和有机质降解方面的异同,将有助于认识生态系

2021-12-15

杨森制药聚焦数据科学,助力中国药物和医疗创新

2021年12月3日,强生旗下杨森制药公司今日宣布,强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杨森(中国)研发中心与至本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在上海签署了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

2021-12-03

美诺医疗集团宣布成立“美诺医疗数字创新研究院”

 2021年12月1日,美诺医疗集团在中国上海宣布成立“美诺医疗数字创新研究院”— Amsino Institute for Digital Innovation,并举行揭牌仪式。

2021-12-06

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MG)首创新药!美国FDA批准首个FcRn拮抗剂Vyvgart,再鼎医药引进中国!

Vyvgart(efgartigimod)治疗可显著改善力量&生活质量。2021年1月6日,再鼎医药签署1.75亿美元协议引进大中华区。

2021-12-18

企业家专访丨付海城:互联网+中医药领域的技术创新

“医非博不能通,非通不能精,非精不能专。必精而专,始能由博而约。”——赵晴初《存存斋医话稿序》

2021-12-10